此夕何时,未三更,还是旧年华发。
韵光暗度,怕听明朝乌鹊。
东风未透,故园梅、肯舒新萼。
莫怪屠苏传遍,饮来迟、他乡杯酌。
几处笙歌芳阁,忆灯前儿女,椒盘如昨。
鸭炉烟烬,渐逗春衫香薄。
强扶守岁,耐灯寒、翠钿斜落。
到不如、早去寻眠,休教梦儿闲却。
此夕何时,未三更,还是旧年华发。
韵光暗度,怕听明朝乌鹊。
东风未透,故园梅、肯舒新萼。
莫怪屠苏传遍,饮来迟、他乡杯酌。
几处笙歌芳阁,忆灯前儿女,椒盘如昨。
鸭炉烟烬,渐逗春衫香薄。
强扶守岁,耐灯寒、翠钿斜落。
到不如、早去寻眠,休教梦儿闲却。
这首清代丁澎的《汉宫春·除夕》描绘了除夕夜晚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词中,诗人以“此夕何时”起笔,感叹时光匆匆,虽未至三更,却已感岁月如梭,华发添增。"韵光暗度,怕听明朝乌鹊",借乌鹊报晓的传统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东风尚未吹开梅花,诗人期盼故乡的梅花能早日绽放,然而身处他乡,屠苏酒虽传遍,却未能尽享家乡风味,饮时难免带着思乡之情。“几处笙歌芳阁,忆灯前儿女,椒盘如昨”描绘了往昔家庭团聚的温馨画面,此刻只能在记忆中回味。
词人独自守岁时,鸭炉烟烬渐消,春衫上残留着淡淡的香气,但灯火微寒,翠钿滑落,显得孤独凄凉。他宁愿早早入睡,也不愿让梦境空虚,表达了对家的深深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除夕夜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