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愁将暮,黄河不肯清。
谁邀江月色,閒听棹歌声。
野鸟高飞去,汀鸥作意迎。
伊予惭负汝,相对若为情。
白日愁将暮,黄河不肯清。
谁邀江月色,閒听棹歌声。
野鸟高飞去,汀鸥作意迎。
伊予惭负汝,相对若为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复杂情感与深沉思考。首句“白日愁将暮”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忧虑和愁绪,白日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而其即将消逝的暗示了对时间不可逆转的感慨。接着,“黄河不肯清”则以黄河的浑浊比喻世事的复杂与人心的难以澄清,暗含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谁邀江月色,闲听棹歌声”两句,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通过邀请江面的月色和倾听船桨的歌声,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这里的“闲听”二字,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试图在繁忙与喧嚣中找到一片宁静。
“野鸟高飞去,汀鸥作意迎”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野鸟自由地飞翔,而汀洲上的鸥鸟则特意迎接,象征着自然界中万物各得其所,和谐共存。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隐含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反思与渴望。
最后,“伊予惭负汝,相对若为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自责于未能承担起某种责任或使命(“惭负汝”),同时又不知如何面对这种情感(“相对若为情”)。这种自我审视和情感的深度挖掘,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湖田十月清霜堕,晚稻初香蟹如虎。
扳罾拖网取赛多,篾篓挑将水边货。
纵横连爪一尺长,秀凝铁色含湖光。
蟛蜞石蟹已曾食,使我一见惊非常。
买之最厌黄髯老,偿价十钱尚嫌少。
漫誇丰味过蝤蛑,尖脐犹胜团脐好。
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
一斗擘开红玉满,双螯■出琼酥香。
岸头沽得泥封酒,细嚼频斟弗停手。
西风张翰苦思鲈,如斯丰味能知否。
物之可爱尤可憎,尝闻取刺于青蝇。
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