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下孤岭,落日暗远川。
暝色入幽谷,山翠冷暮烟。
凉风吹户牖,归鸟栖檐前。
疏林度清磬,一镫僧舍悬。
深山少更漏,独向西窗眠。
静坐见明月,欹枕闻寒泉。
岩壑锁阒寂,转觉百虑煎。
良时不再得,胡为尘绁牵。
牛羊下孤岭,落日暗远川。
暝色入幽谷,山翠冷暮烟。
凉风吹户牖,归鸟栖檐前。
疏林度清磬,一镫僧舍悬。
深山少更漏,独向西窗眠。
静坐见明月,欹枕闻寒泉。
岩壑锁阒寂,转觉百虑煎。
良时不再得,胡为尘绁牵。
这首清代蔡珽的《宿广惠寺》描绘了一幅山中夜晚的静谧画面。首联“牛羊下孤岭,落日暗远川”展现了傍晚时分,群牛羊悠然下山,夕阳余晖洒在远方的河川上,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远的意境。接着,“暝色入幽谷,山翠冷暮烟”描绘了暮色渐浓,幽深山谷中的绿色在暮霭中显得更加冷寂。
“凉风吹户牖,归鸟栖檐前”写的是夜风轻拂,窗户微启,归巢的鸟儿停歇于屋檐,增添了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疏林度清磬,一镫僧舍悬”进一步刻画寺庙的寂静,疏落的树林中传来悠悠的磬声,僧舍内仅有一盏灯摇曳,更显孤寂。
“深山少更漏,独向西窗眠”表达了诗人身处深山,时间流逝缓慢,独自一人在西窗前入眠。接下来,“静坐见明月,欹枕闻寒泉”描述了诗人静夜独坐,明月高悬,侧耳倾听山涧的潺潺寒泉,更显心境的清寂与孤寂。
最后两句“岩壑锁阒寂,转觉百虑煎。良时不再得,胡为尘绁牵”直抒胸臆,诗人感叹山中虽宁静,但尘世的忧虑和束缚始终萦绕心头,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之夜的静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