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李方二叶,九庙摧妖狐。
刳剥尽生灵,宇内无完肤。
岳岳临海公,奋袂起菰芦。
义旗举大泽,百万当一呼。
虹霓切云汉,雨泽滂泥涂。
操我七寸管,问彼六尺孤。
片言嚇淫牝,一战枭群奴。
惜哉下阿战,倒甲如摧枯。
奇功固罔立,大义差足扶。
披缁入灵隐,觅句酬跏趺。
金锤隐博浪,钜轴流江湖。
固知艺文杰,讵曰器识疏。
一辞道王辟,无忝令伯徒。
至今读遗草,激懦开顽夫。
仙李方二叶,九庙摧妖狐。
刳剥尽生灵,宇内无完肤。
岳岳临海公,奋袂起菰芦。
义旗举大泽,百万当一呼。
虹霓切云汉,雨泽滂泥涂。
操我七寸管,问彼六尺孤。
片言嚇淫牝,一战枭群奴。
惜哉下阿战,倒甲如摧枯。
奇功固罔立,大义差足扶。
披缁入灵隐,觅句酬跏趺。
金锤隐博浪,钜轴流江湖。
固知艺文杰,讵曰器识疏。
一辞道王辟,无忝令伯徒。
至今读遗草,激懦开顽夫。
此诗《婺中三子诗(其二)》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以骆侍御宾王为对象,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赞美。诗中描绘了骆宾王在乱世中的英勇行为,以及他对于正义的坚守和对百姓的关怀。
首句“仙李方二叶,九庙摧妖狐”以比喻的手法,将骆宾王比作即将成长的仙树之叶,而九庙象征朝廷,妖狐则暗指叛逆者。这句诗表达了骆宾王在动荡时局中挺身而出,对抗邪恶势力的决心。
接着,“刳剥尽生灵,宇内无完肤”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残酷景象,而“岳岳临海公,奋袂起菰芦”则赞扬了骆宾王如同山岳般坚定的形象,他勇敢地站出来,从民间出发,为正义而战。
“义旗举大泽,百万当一呼”表现了骆宾王号召民众,以少胜多的壮举。“虹霓切云汉,雨泽滂泥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烘托出骆宾王行动的影响力和正义感的强烈。
“操我七寸管,问彼六尺孤”体现了骆宾王作为文人的责任感,他以笔为剑,关心孤儿寡母,传递正义之声。“片言嚇淫牝,一战枭群奴”则赞扬了骆宾王言语的力量和战斗的果敢。
然而,“惜哉下阿战,倒甲如摧枯”暗示了骆宾王最终未能完全实现他的理想,但“奇功固罔立,大义差足扶”表明了他对正义事业的贡献仍然值得尊敬。
最后,“披缁入灵隐,觅句酬跏趺”描述了骆宾王在战败后的归隐生活,他继续以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金锤隐博浪,钜轴流江湖”进一步强调了骆宾王不仅在战场上有勇有谋,在文坛上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固知艺文杰,讵曰器识疏”表达了对骆宾王才华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艺术成就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深邃的智慧和高尚的人格。“一辞道王辟,无忝令伯徒”则是对骆宾王在文学上的贡献给予了肯定,认为他的作品能够激励懦弱之人,开启顽固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骆宾王事迹的回顾和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英雄主义精神,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通过骆宾王的故事,诗人在字里行间传达了对于正义、勇气和文学力量的颂扬,以及对于历史人物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责任与担当的思考。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晴云。
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
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
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
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
江村秋雨歇,酒尽一帆飞。
路历波涛去,家惟坐卧归。
岛花开灼灼,汀柳细依依。
别后无馀事,还应埽钓矶。
请君膝上琴,弹我白头吟。
忆昔君前娇笑语,两情宛转如萦素。
宫中为我起高楼,更开华池种芳树。
春天百草秋始衰,弃我不待白头时。
罗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
扬州青铜作明镜,暗中持照不见影。
人心回互自无穷,眼前好恶那能定。
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生月长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