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坼天崩桂树林,金枝玉叶痛森森。
衣冠雨绝支祈锁,阊阖风凄纣绝阴。
丑虏贯盈知有日,鬼神助虐果何心?
贼臣万古无伦匹,缕切挥刀候斧砧。
地坼天崩桂树林,金枝玉叶痛森森。
衣冠雨绝支祈锁,阊阖风凄纣绝阴。
丑虏贯盈知有日,鬼神助虐果何心?
贼臣万古无伦匹,缕切挥刀候斧砧。
这首诗名为《后秋兴八首》,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在壬寅年(1642年)七月到癸卯年(1643年)五月期间所作。诗中描绘了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切感慨。
首句“地坼天崩桂树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地裂开、天空崩塌的景象,象征着国家动荡、社会秩序崩溃的局势。接着,“金枝玉叶痛森森”一句,将皇族比作珍贵的金玉,表达了对皇室成员遭受苦难的同情与哀悼。
“衣冠雨绝支祈锁,阊阖风凄纣绝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社会的混乱与恐怖氛围。其中,“衣冠雨绝”形容百姓流离失所,如同被暴雨冲刷;“支祈锁”可能暗指权力机构的瘫痪;“阊阖风凄”则描绘了宫廷内外凄凉的景象;“纣绝阴”可能是指暴政的终结,但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丑虏贯盈知有日,鬼神助虐果何心?”这两句表达了对敌人的谴责和对鬼神行为的质疑。诗人认为敌人罪行累累,终有报应之日;同时对鬼神为何助纣为虐提出疑问,反映了对道德沦丧的忧虑。
最后,“贼臣万古无伦匹,缕切挥刀候斧砧”两句,直指朝廷内部的奸佞之臣,表达了对他们的强烈谴责。诗人认为这些贼臣的恶行无人能及,他们等待着正义的审判,暗示了对正义终将到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正义的呼唤。
悠悠十月尾,野静田事息。
严霜草木黄,千里树一色。
呼鹰者谁子,窘兔保深棘。
物皆爱其死,吾宁忍鲜食。
天寒苍山高,野寺在山麓。
长林系我马,古屋留客宿。
空岩阴风豪,达旦号古木。
梦为神仙游,境界脱尘俗。
平明出户望,晓日在岩腹。
冰霜刮昏霾,万丈攒翠玉。
山行日已久,常苦见未足。
犹同贤者处,愈久愈可欲。
传闻峻极岭,千里如在目。
愧尔岩上僧,穷年玩幽独。
君家将军本缝掖,叱咤西摧贺兰石。
一时成败何足论,要使英名垂竹帛。
到君奇骨尚虎头,白须千骑守边州。
插架万签供记览,探囊五字擅风流。
大河之东士精勇,日饮不妨飞猎鞚。
五更吹角建牙旗,万马合围行酒瓮。
朝裘风劲黑貂暖,夜帷雪满青毡重。
乐哉闭口莫言兵,虽有颇牧谁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