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屏峰云百叠,城里看云笏拄颊。
山灵自与人争秀,明灭烟霏难应接。
南邻范叔骨相寒,不如骑曹知爱山。
晨霞傥可救枵腹,丐君分我入朝餐。
城外屏峰云百叠,城里看云笏拄颊。
山灵自与人争秀,明灭烟霏难应接。
南邻范叔骨相寒,不如骑曹知爱山。
晨霞傥可救枵腹,丐君分我入朝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城内外云雾缭绕的山水画卷。首句"城外屏峰云百叠",形象地写出城外山峦重叠,云雾缭绕,如同屏障般壮观。"城里看云笏拄颊"则从城里人的视角,比喻云雾之多,仿佛官员的手杖(笏)都难以支撑其重量,暗示云层之厚实。
"山灵自与人争秀",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以灵性,表现山峰竞相挺拔,试图超越人的视野。"明灭烟霏难应接"进一步描绘了云雾变化莫测,难以尽收眼底的景象。
诗人接着将话题转向友人胡宗伟,他的邻居范叔虽然外表清瘦,但不如胡宗伟对山景的喜爱深切。"南邻范叔骨相寒"暗指范叔的清贫,而"不如骑曹知爱山"则赞美胡宗伟对自然的热爱,"骑曹"可能指的是职位较低但喜好山林的官员。
最后两句"晨霞傥可救枵腹,丐君分我入朝餐",诗人幽默地提出,如果晨霞能填饱肚子,他愿意与胡宗伟共享这份美景,实际上是表达对美景的渴望和对友人情趣的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既赞美了山水之美,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