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静观堂十偈·其一》
《静观堂十偈·其一》全文
宋 / 汪晫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静观打透两重关,无静无观总一般。

须信静时非境静,从知观处是心观。

(0)
注释
静观:静静地观察,也指内心平静地看待事物。
两重关:比喻两个重要的阶段或层次。
无静无观:不论是否处于宁静或观察的状态。
总一般:实际上是一致的,没有区别。
须信:必须相信。
非境静:并非环境的静寂。
从知:从理解中。
心观:内心的观察,即心灵的洞察。
翻译
静静观察,穿透双重层面
无论是静还是观,其实并无分别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汪晫之手,收录于其作品集《静观堂十偈》中。诗中的“静观”指的是内心的安宁与深刻的观照,它是修身养性、悟道的一个过程。在第一句“静观打透两重关,无静无观总一般”,诗人表达了通过静心观照,可以穿越世间种种障碍,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里的“两重关”象征着内在与外在的各种束缚,而“无静无观总一般”则强调了在没有静心和观照的情况下,一切都显得平凡而缺乏深度。

第二句“须信静时非境静,从知观处是心观”,诗人进一步指出,真正的静,是一种内心的清澈与宁静,而非外界环境的安静。同时,“从知观处是心观”则阐述了观照的本质,是通过心灵来进行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内心修养与精神世界探索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汪晫
朝代:宋

(1162—1237)徽州绩溪人,字处微。幼丧父,事母及祖母甚孝。宁宗开禧中曾游京师,后栖隐山中,结庐名环谷。郡守闻其博学多通,欲见之,以编氓辞。卒,门人私谥康范先生。尝辑《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有《康范诗集》。
猜你喜欢

寄杨赞图学士学士与元昆俱以龙脑登选

东堂第一领春风,时怪关西小骥慵。
华表柱头还有鹤,华歆名下别无龙。
君恩凤阁含毫数,诗景珠宫列肆供。
今日江南驻舟处,莫言归计为云峰。

(0)

省试奉诏涨曲江池(以春字为韵时乾符二年)

地脉寒来浅,恩波住后新。
引将诸派水,别贮大都春。
幽咽疏通处,清泠迸入辰。
渐平连杏岸,旋阔映楼津。
沙没迷行径,洲宽恣跃鳞。
愿当舟楫便,一附济川人。

(0)

蝴蝶二首

缥缈青虫脱壳微,不堪烟重雨霏霏。
一枝秾艳留教住,几处春风借与飞。
防患每忧鸡雀口,怜香偏绕绮罗衣。
无情岂解关魂梦,莫信庄周说是非。
拂绿穿红丽日长,一生心事住春光。
最嫌神女来行雨,爱伴西施去采香。
风定只应攒蕊粉,夜寒长是宿花房。
鸣蝉性分殊迂阔,空解三秋噪夕阳。

(0)

龙蛰二首

龙蛰蛇蟠却待伸,和光何惜且同尘。
伍员岂是吹箫者,冀缺非同执耒人。
神剑触星当变化,良金成器在陶钧。
穰侯休忌关东客,张禄先生竟相秦。
休说雄才间代生,到头难与运相争。
时通有诏征枚乘,世乱无人荐祢衡。
逐日莫矜驽马步,司晨谁要牝鸡鸣。
中林且作烟霞侣,尘满关河未可行。

(0)

长安即事三首

抛掷清溪旧钓钩,长安寒暑再环周。
便随莺羽三春化,只说蝉声一度愁。
扫雪自怜窗纸照,上天宁愧海槎流。
明时则待金门诏,肯羡班超万户侯。
无酒穷愁结自舒,饮河求满不求余。
身登霄汉平时第,家得干戈定后书。
富贵敢期苏季子,清贫方见马相如。
明时用即匡君去,不用何妨却钓鱼。
拖紫腰金不要论,便堪归隐白云村。
更无名籍强金榜,岂有花枝胜杏园。
绮席促时皆国器,羽觥飞处尽王孙。
高眠亦是前贤事,争报春闱莫大恩。

(0)

西寨寓居

闲读南华对酒杯,醉携筇竹画苍苔。
豪门有利人争去,陋巷无权客不来。
解报可能医病雀,重燃谁肯照寒灰。
严陵万古清风在,好棹东溪咏钓台。
功智争驰淡薄空,犹怀忠信拟何从。
鸱鸢啄腐疑雏凤,神鬼欺贫笑伯龙。
烈日不融双鬓雪,病身全仰竹枝筇。
崇侯入辅严陵退,堪忆啼猿万仞峰。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