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事》
《书事》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五言律诗

重门掩昼静,寂无人境喧。

严程事云已,端居秋向残。

超摇捐外虑,幽默与谁言。

即此自为乐,何用脱笼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熹在宋代的一次内心独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重门掩昼静,寂无人境喧”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厚重的门户关闭,遮挡了外界的喧嚣,室内一片寂静,仿佛与外界的纷扰隔绝开来。这种环境的营造,为接下来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接着,“严程事云已,端居秋向残”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他似乎已经完成了某项重要的事务(“严程事”),现在处于一种闲适的状态(“端居”),而此时正值秋天的尾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这样的描述,既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也反映了他对生活节奏的把握。

“超摇捐外虑,幽默与谁言”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孤独。他似乎在超越世俗的忧虑,沉浸在一种深邃的自我思考之中,但又感到与外界的沟通似乎变得困难,只能在内心的幽深处寻求答案。这种孤独感并非消极,而是对自我深度探索的一种肯定。

最后,“即此自为乐,何用脱笼樊”两句,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他意识到,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无需外界的束缚或物质的追求。在这里,“笼樊”象征着社会的约束和束缚,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由和内在精神世界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山行

溪水泠泠清见沙,镜中历历走鱼虾。

树红霜后无多叶,梅入冬来第一花。

(0)

题招提院静照堂

古刹深沉一水边,清虚疑是翠微间。

门前滚滚红尘闹,堂上翛翛白日閒。

燕坐不知增夏腊,冥心安在更云山。

静中别有真消息,于此谁何合往还。

(0)

青玉案.寿季永弟

杏花时候匆匆别。又欲迫、黄花节。

过了三年经八月。

骊驹声里,青鸿头畔,几见刀头折。

诸生立尽门前雪。半偈重翻为渠说。

且莫从头烹瓠叶。

已呼童稚,多藏酒秫,共醉陶彭泽。

(0)

八声甘州.寿魏鹤山

又一番、泸水出牂牁。江声汹鸣鼍。

正南人争望,转移虎节,弹压鲸波。

未见元戎羽葆,民气已冲和。

不待禁中选,李牧廉颇。

却顾边陲以北,似乘航共济,亡楫中河。

纵缆头襦尾,其奈不牢何。

□明公、一襟忠愤,想誓江、无日不酣歌。

当津者,岂应袖手,长宴江沱。

(0)

刘园九日燕同寮效陶谢体

霜林剪生绡,烟树织晴绮。

万宝新告成,百工亦休止。

嘉辰属南山,胜事如栗里。

谬为陶长官,宁惜此中醉。

良朋况知心,健会不论齿。

鸱夷自挈携,猩笔漫游戏。

清欢别有趣,真乐本无味。

菊花之隐逸,亦欲妃君子。

独于萧艾中,保此生色睟。

凉飔忽吹衣,白露皓如洗。

兑随数至剥,剥落从此始。

拟将九九节,便作阳月纪。

(0)

端平改元阳月同弟某自南山过龙井山僧饶舌话辩才近事且以某兄弟为坡颍当有所识因赋

一百年前老辩才,复褰绦带下山来。

松杉溜雨惊龙起,篁竹生风唤鹤回。

戒行净通林水观,语言香落宝花台。

更看坡颍留诗处,月堕山空眼豁开。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