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到沧州且少留,客来同上酒家楼。
沿河树折枣初剥,满地藤枯瓜未收。
船到沧州且少留,客来同上酒家楼。
沿河树折枣初剥,满地藤枯瓜未收。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旅行中偶遇美好场景的留恋之情。开篇“船到沧州且少留”表达了一种停留欣赏的意愿,沧州作为一个地方,有其独特的风貌让人想要暂时驻足。“客来同上酒家楼”则描绘了诗人与旅途相遇者的共饮之乐,酒家楼成了他们交流和享受美景的空间。
中间两句“沿河树折枣初剥,满地藤枯瓜未收”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秋末的乡村风光图。树上的果实已经被摘取,而那些未被采摘的野果散落在大地上,显露出一种丰收后自然界的慵懒与丰饶。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景物描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反映了他们对于旅行中偶遇之美的感悟。同时,这种细腻的情感抒发和生动的自然描绘,是宋代词风格中常见的特点,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和对生活的深刻感知。
君不见,澄清丽水出黄金,逐浪随波永被沈。
有幸得逢良鉴者,披砂细拣暂知音。
因此遂蒙皇上宠,直入琼楼宝箧中。
一练一明光照耀,一回掌上一回钦。
以此尘沙含妙宝,故喻众生觉照心。
众生无此沈三有,元来流浪被境侵。
对尘恰似真如慧,离境元无照体心。
迷即一真名二体,只为群生不照心。
若能对境常真照,随尘离境一般心。
如来今日除分别,意遣众生妄习心。
但除妄习存终始,真照何妄不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