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城迢递入云赊,处处春风面面花。
长乐钟声催漏箭,新丰树色拥行车。
妖姬舞榭留明月,贵主妆楼结绮霞。
日莫芗尘连九陌,鸾舆传幸五侯家。
层城迢递入云赊,处处春风面面花。
长乐钟声催漏箭,新丰树色拥行车。
妖姬舞榭留明月,贵主妆楼结绮霞。
日莫芗尘连九陌,鸾舆传幸五侯家。
这首明代诗人李勖的《长安道》描绘了长安城繁华而奢靡的景象。首句“层城迢递入云赊”展现了城墙高耸入云的画面,暗示了都城的宏伟壮观。接下来的“处处春风面面花”则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里满城花开的美景,春风和煦,繁花似锦。
“长乐钟声催漏箭”写出了宫中夜深时分,长乐宫的钟声悠扬,催促着漏箭(计时器)的流逝,暗示了皇家生活的严谨与奢华。而“新丰树色拥行车”则描绘了贵族出行的场景,新丰的树木簇拥着华丽的马车,显现出权贵们的出行排场。
“妖姬舞榭留明月”聚焦于夜晚的娱乐活动,美女在舞榭中翩翩起舞,直至月光洒落,流露出浓厚的享乐氛围。“贵主妆楼结绮霞”进一步描绘了贵族女子的居所,妆楼上彩霞般绚丽的装饰,映衬出她们的尊贵身份。
最后一句“日莫芗尘连九陌,鸾舆传幸五侯家”揭示了长安城的日常景象,傍晚时分,香气弥漫的尘土连绵不断,皇帝的车驾(鸾舆)频繁地巡幸于权臣之家,体现了皇权与权贵的紧密联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明朝长安城的繁荣景象,既有皇家宫殿的庄重,又有贵族生活的奢华,以及民间的热闹,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多元风貌。
台城树色斜阳暝,残钟隔林催到。
罨碧旧山门,黯楞轩孤窈。古苔萦绣葆。
指江令、断碑无帽。翠墨装题,红泥小印,认沧桑稿。
燕市触悲歌,丝丝鬓,迥忆王郎同调。
赚破嫩寒天,是红箫声拗。背吟秋易老。
恁词客、霜台焚草。海门月、今夜从君,趁骑龙烟岛。
倩魂飞向人间,满身都带蓬莱雪。
瑶台半倚,花瓷小种,洗妆无力。
西府藏娇,东皇试剪,妒他颜色。
想缟衣妃子,茜裙犹在,压损了,留仙褶。
吹瘦东风凉白。一枝枝、是侬愁魄。
柔香腻粉,三分成梦,七分成月。
却厌人家,几枝红烛,照侬今夕。
问沉香昨夜,可能同梦,梅花消息。
甚年年、青天碧海,嫦娥真个痴绝。
餐芝饮醴非难事,何用水晶宫阙。须自洁。
已断却尘缘,莫更尘缘结。
人天各别,底好月难圆,优昙偶现,留与后人说。
伤心事,不共风烟变灭,好花长被摧折。
玉楼那便需长吉,为妒呕来心血。甘守拙。
翻自喜、一衾凉梦浑如铁。休誇慧业。
试检点遗编,芳姿如在,多少恨侵骨。
苦心不惜麝成尘,别久感馀薰。
横机漫试东坡老,正何妨、衰相天身。
密课温燖药裹,行窝安稳吟魂。
清秋病起景光新,曾拜梦中人。
千年结集因缘在,住刹尘、好是逡巡。
早晚开尊雨夜,不愁迷路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