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步尘轻,欺寒袖薄。昨宵中酒情怀恶。
春痕才上柳梢头,东君巳破山桃萼。
锦字宫香,风檐燕约。干卿何事花开落。
无家惯得白鸥闲,生来未解伤飘泊。
随步尘轻,欺寒袖薄。昨宵中酒情怀恶。
春痕才上柳梢头,东君巳破山桃萼。
锦字宫香,风檐燕约。干卿何事花开落。
无家惯得白鸥闲,生来未解伤飘泊。
这首《踏莎行》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梁启勋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和个人心境。"随步尘轻,欺寒袖薄",开篇便写出主人公步履轻盈,衣衫单薄,暗示了春天的清新与微寒。"昨宵中酒情怀恶",透露出词人昨晚饮酒过量,情绪不佳。
"春痕才上柳梢头,东君巳破山桃萼",进一步描绘了早春的景色,柳树新绿,山桃花绽放,生机盎然。然而,词人并未沉浸在这美景中,反而借花开花落感叹人生无常,"干卿何事花开落",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淡漠态度。
"锦字宫香,风檐燕约",转而写到室内景象,宫香缭绕,燕子在屋檐下呢喃,似乎与词人的孤寂形成对比。"无家惯得白鸥闲",表达了词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连白鸥都显得悠闲自在,反衬出他的孤独。
最后,"生来未解伤飘泊",直接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对漂泊生活的感慨,他生来就不懂得为离别和变迁而悲伤,这或许是他对命运的一种超脱,也可能是内心的苦涩自嘲。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独特的个人体验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无言歌,无言之道言难传。
机头领略犹钝汉,句后解会知徒然。
我本有口且无舌,兴来不妨歌一阕。
七金山外觅知音,引得虚空笑声咽。
君不见空生寂寂岩头坐,匝地天华乱飘堕。
又不见毗耶病夫施一默,潦倒文殊叹无及。
两处牢关尽掣开,白日青天轰霹雳。
狞风恶雨消馀春,春归到处成清阴。
万枝浓绿幻春色,绛葩丹蕊俄森森。
祝融行部过九地,误纵炬火烧园林。
艳妆炙日色更好,泠泠著雨红尤深。
浩歌相对作痛饮,有花为伴非孤斟。
支颐半醉不成梦,恍惚参错供微吟。
只愁明日便摇落,徘徊欲去还重临。
会须秋风折珠实,当载樽酒相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