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毕氏鲤潭寿藏》
《寄题毕氏鲤潭寿藏》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阴德蒙泉日夜流,使君乡社号千秋。

方闻寿倒三松咏,遽作身随一锸谋。

谁谓滕公居此室,何云文子乐斯丘。

穴中得石如金槊,定有人封万户侯。

(0)
翻译
阴德如同泉水日夜流淌,使君家乡的社稷享有千秋美誉。
刚刚听到长寿的颂歌唱响在三棵松树间,却突然面临葬身于一锹挖掘的境地。
谁能想到滕公竟居住在这屋子里,又怎能料到文子会如此喜爱这片土地。
在墓穴中发现的石头犹如金色长矛,必定有后人因它而封为万户侯。
注释
阴德:暗中积聚的善行。
蒙泉:滋润万物的清泉。
使君:地方长官。
乡社:乡村的公共祭祀场所。
号:称誉。
千秋:永久流传。
寿倒:歌颂长寿。
三松:三棵松树,象征长寿。
遽作:突然。
一锸:一锹,指掘墓。
谋:计划。
滕公:古代贤臣,这里可能指使君。
居此室:居住在这里。
文子:古代贤士。
乐斯丘:喜爱这片土地。
穴中:墓穴中。
石如金槊:形状像金制长矛的石头。
定:必定。
人封万户侯:有人因此获得封赏成为万户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自然景观,泉水日夜流淌,给人以永恒不息之感。"阴德蒙泉日夜流"一句,以泉水为象征,表达了对自然永恒美好的赞赏和向往。"使君乡社号千秋"则是对这泉水所在之地的称颂,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个被后人长久传颂的地方。

接下来的两句"方闻寿倒三松咏,遽作身随一锸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山水之间和谐共生的赞美,以及个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感慨。这里的“寿倒三松”可能指的是松树长生不老的象征意义,诗人听闻后即兴作咏,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生命之长久的向往。

随后的"谁谓滕公居此室,何云文子乐斯丘"两句,则是借用历史上的名人来强调这片山水之美。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传说中滕公、文子与这片景色之间联系的质疑,同时也间接肯定了眼前景色的非凡。

最后两句"穴中得石如金槊,定有人封万户侯"则是对这自然之美给予极高评价的一种预言。诗人发现了洞穴中的奇石,形状如同金槊,预言将来必有英雄豪杰因为这片山水而功成名就,甚至可能会封爵至万户侯的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永恒不朽,以及个人的渺小与历史伟大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宗人宅仁知阁

江南尽是山水地,君子固求仁知名。

可怜尘土不到眼,只有云泉相伴清。

人间扰扰知何在,日暮悠悠空斗行。

明月一栏风一枕,醉乡犹可过浮生。

(0)

寄黄晞

长忆黄夫子,才高行亦淳。

世情轻近事,见惯即常人。

何力康时务,将身役路尘。

七闽山水国,是处好安贫。

(0)

和慎使君出城见梅花

化工呈巧异寻常,镂月裁云费刃芒。

莫怪使君曾立马,染衣浑似有天香。

(0)

八六子.次筼房韵

乍鸥边、一番腴绿,流红又怨苹花。

看晚吹、约晴归路,夕阳分落渔家。轻云半遮。

萦情芳草无涯。还报舞香一曲,玉瓢几许春华。

正细柳青烟,旧时芳陌,小桃朱户,去年人面,谁知此日重来系马,东风淡墨敧鸦。

黯窗纱。人归绿阴自斜。

(0)

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

宝墨光分眄禁春,超然晏坐寂怡神。

力辞汉殿从游乐,乞得康庐自在身。

黄屋记曾参扈从,白衣犹忆指山人。

恐虚立马前宵梦,柱下无材忝世臣。

(0)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

几度珠帘卷上钩。折花走马向扬州。

老去不堪寻往事,上心头。

陶令无聊惟喜醉,茂陵多病不胜愁。

脉脉春情长不断,水东流。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