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黄晞》
《寄黄晞》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长忆黄夫子,才高行亦淳。

世情轻近事,见惯即常人。

何力康时务,将身役路尘。

七闽山水国,是处好安贫。

(0)
翻译
常常怀念黄夫子,他的才华出众且品行淳朴。
世俗之人轻易忽视眼前的事,见多了就视作平常人。
他尽力去改善时局,却把自己投身于旅途的劳碌中。
福建这片山水之地,到处都适宜于安贫乐道。
注释
黄夫子:指代一个有才华且品行好的人。
才高:非常有才华。
行亦淳:品行也十分淳朴。
世情:世俗的情感或看法。
轻近事:轻视眼前的小事。
见惯即常人:看多了就认为是普通人。
何力:何等努力。
康时务:致力于国家的安定。
役路尘:奔波劳碌如同尘土。
七闽:古代对福建的称呼。
是处:处处,各处。
好安贫:喜欢在贫困中自得其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叫黄夫子的高才之士,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为人谦和。诗中指出世间的人们往往对眼前的平常事物视若寻常,不再感到新奇。黄夫子面对繁重的时务与尘世的劳役,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节操。

"七闽山水国"一句,描绘了一片宁静的山水之地,那里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安贫之所。这里的“七闽”可能指的是七座城门,而“山水之国”则象征着一种超脱红尘、远离喧嚣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于黄夫子的崇敬以及对他清高脱俗品格的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了诗人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无奈和逃避的心理,以及追求精神宁静的愿望。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蒲葵扇歌送何朝宗教谕之同安

天生蒲葵作凉箑,野人乍见呼棕叶。

柄端出叶叶作摺,里棱外棱刚鬣鬣,中攒边展凤翎接。

边际筠丝压妥贴,通体天成此人合。

汉宫纨素出剪裁,南阳白羽须编排。

丹青组绣却走避三舍,纸屏石枕尚觉非全才。

先生南海我北海,一叶轻凉为谁采。

翩然乘风致我傍,簟几一时颜色改。

君今去我向闽关,扇亦收藏箧笥间。

明年把扇京尘里,相忆千山重万山。

(0)

彦器以迕逆瑾破家有诗述怀自题曰处困为书三绝句·其一

天津城下泊归船,回首江湖遂渺然。

邂逅云间话畴昔,不知今日是何年。

(0)

题画送祁通判朝明年正月时宦瑾伏诛海内拭目以观新化

雪后蓬莱万景鲜,綵云红日在尧天。

江湖不及元正会,遥听升歌采菽篇。

(0)

忆家园廿六首·其三海棠

潮红香颊翠襟披,流落频伤未遇时。

廿载断魂招不得,系情多赋八篇诗。

(0)

婴医王舜规有母服持荣寿堂卷索题书此以吊

初日杲杲射北堂,流辉弄影照明珰。

堂前兰玉芬以芳,青霞织帔鬓有霜。

含饴映日坐堂隍,海桃实成花又发。

蓬莱水清尘污袜,啼乌声乾山月阙。

东望银台路明灭,天下同心泪成血。

(0)

南有蛮为阴子淑宪副作

南有蛮,穴都匀,反乎覆,傲以嚚。

反噬厥主戕我民,鸱张四顾掠且焚。

繄阴侯,算若神,戢我武,绥以文。

绥之弗来歼乃群,蛮破胆,伏以驯。

释不问,弘我仁,豕入其笠吾谁嗔。

呜呼普安城,亦吾人,一不戒,血成津。

胡为不遣当使君,呜呼胡为不遣当使君。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