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
《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全文
宋 / 李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宝墨光分眄禁春,超然晏坐寂怡神。

力辞汉殿从游乐,乞得康庐自在身。

黄屋记曾参扈从,白衣犹忆指山人。

恐虚立马前宵梦,柱下无材忝世臣。

(0)
翻译
宝墨的光芒映照春色,超脱尘世静心养神。
坚决拒绝在汉宫游玩,只求能过上自由的生活。
想起曾在皇帝车驾旁随侍,白衣飘飘仍记得那位山中隐士。
担心空怀壮志,夜梦中未能立刻实现,愧为世间之臣子。
注释
宝墨:珍贵的墨色。
眄:看。
禁春:皇宫的春天。
超然:超脱世俗。
晏坐:安闲静坐。
怡神:使心灵愉悦。
力辞:极力推辞。
汉殿:汉朝宫殿。
游乐:游玩享乐。
自在身:自由的生活。
黄屋:帝王的黄色车驾。
记曾参:回忆曾参与。
扈从:随从侍卫。
白衣:平民百姓的服装,此处指山人。
指山人:隐居山中的高人。
恐虚:恐怕徒然。
立马:立即实现。
前宵梦:昨夜梦境。
柱下:柱下史,古代官职,负责记录史事。
无材:没有才能。
忝:有愧于。
世臣:朝廷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塾的作品,名为《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

宝墨光分眄禁春,超然晏坐寂怡神。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享受宁静时光的情景。宝墨即书房内陈设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这里用“宝墨光分眄禁春”来形容诗人在书房中沉浸于文字之美,感受到春意的萌动却又能自在地控制心中的情绪。超然指超脱世俗,晏坐即安静地坐在那里,寂怡神则是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力辞汉殿从游乐,乞得康庐自在身。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拒绝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力辞即强烈地推辞,汉殿指的是朝廷中的宫殿,从游乐则是随大流参与宴饮欢乐。乞得康庐自在身,则是希望能够得到一处清净之所,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都能自由自在。

黄屋记曾参扈从,白衣犹忆指山人。

黄屋即皇帝的宫殿,记曾参扈从表明诗人对历史上那些伴随君主左右的人物有所回忆。白衣犹忆指山人,则是说诗人依然记得古代隐士指点江山之美好。

恐虚立马前宵梦,柱下无材忝世臣。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谦和对未来的一种担忧。恐虚立即害怕空有虚名,马前宵梦则是说在夜深人静时分,梦到自己站在马前,即便是身处高位也如同一场梦幻。柱下无材忝世臣,则是自叹没有才能,感到对不起当世的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红尘、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谦与忧虑,为自己的才能不足感到惭愧。

作者介绍

李塾
朝代:宋

李塾(一一四八~一一八○),字季修,号约斋,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焘子,壁兄。孝宗淳熙四年(一一七七)曾应制科(《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一之三三)。官终承务郎(《周文忠集》卷六六《李焘神道碑》)。七年卒,年三十三。事见《宋蜀文辑存》卷七五《祭季修九兄文》、《宋史》卷三八八《李焘传》。
猜你喜欢

远山

隐隐隔千里,巍巍知几重。

平时未能去,梦断一声钟。

(0)

高士咏·其五十陶徵君

吾重陶渊明,达生知止足。

怡情在樽酒,此外无所欲。

彭泽非我荣,折腰信为辱。

归来北窗下,复采东篱菊。

(0)

对雪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

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

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

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0)

李十韶州寄途中绝句使者取报修书之际口号酬赠

诏下忽临山水郡,不妨从事恣攀登。

莫言向北千行雁,别有图南六月鹏。

(0)

和崔使君临发不得观积雪

贫居稍与池塘近,旬日轩车不降来。

一树琼花空有待,晓风看落满青苔。

(0)

定风波

帘拂疏香断碧丝,泪衫还滴绣黄鹂。

上国献书人不在,凝黛,晚庭又是落红时。

春日自长心自促,翻覆,年来年去负前期。

应是秦云兼楚雨,留住,向花枝誇说月中枝。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