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俗山川异,穷边井邑空。
桂林冬少雪,茅屋夜多风。
不寐愁闻柝,无家信转蓬。
长怀戢奸宄,随处问疲癃。
薄俗山川异,穷边井邑空。
桂林冬少雪,茅屋夜多风。
不寐愁闻柝,无家信转蓬。
长怀戢奸宄,随处问疲癃。
这首诗描绘了恭城县偏远地区的独特风貌和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薄俗山川异"暗示了当地的风俗与外界不同,山川景色独特。"穷边井邑空"进一步强调了地理位置的偏僻和人口稀疏,仿佛村落空荡荡的。
"桂林冬少雪"点出此地气候特点,桂林冬天本应多雪,但这里却罕见,这可能是地理环境或气候变化的结果。"茅屋夜多风"则写出居住条件的艰苦,夜晚寒风吹过简陋的茅屋,更添诗人内心的凄凉。
"不寐愁闻柝"表达了诗人难以入眠,夜晚听到战鼓或巡逻的梆声,增添了忧虑之情。"无家信转蓬"以蓬草随风飘泊比喻自己漂泊无依,没有家书的音讯,流露出思乡和孤独的情绪。
最后两句"长怀戢奸宄,随处问疲癃"表达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他长久以来心系社会安宁,关心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体现出他的仁慈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恭城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释演空寂,道谈清静,儒宗百行周全。
三枝既立,递互阐良缘。
尼父名扬至圣,如来证、大觉金仙。
吾门祖,老君睿号,今古自相传。
玄玄。
同一体,谁高谁下,谁后谁先。
共扶持邦国,普化人天。
浑似沧溟大海,分异派、流泛诸川。
然如是,周游去处,终久尽归源。
人升霞,众道友修斋毕,以词赠之雪霁郊原,冰凝池沼,时当深入穷冬。
重阳此日,降迹阐真风。
还是丹阳师父,乱尘世、飞上天宫。
玄元理,一升一降,显现至神功。
无穷。
真匠手,京南陕右,河北山东。
但儿童耆老,谁不钦崇。
应物随机顺化,垂方便、三教通同。
诸公等,从今已往,何日再相逢。
*正清油,重罗白面,如牙细米舂淘。
精严办供,庖馔列珍肴。
虔属恪香点静,频作礼、岂惮劬劳。
惟求望,见存获福,亡者得升超。
吾曹。
听劝化,休生懈怠,道念坚牢。
在澄心涤虑,勿犯天条。
稍有违斋破戒,无惭愧、滴水难消。
亏功行,将来打算,天地不轻饶。
一点灵明,万情牵绪,岂曾时暂宁闲。
轮回催逼,贩骨若丘山。
由是迷心未悟,夸聪辩、驰聘伶奸。
还同似,飞蛾投火,蝼蚁竞循环。
今番。
亲得遇,群仙降世,阐化人寰。
示全真大教,直指玄关。
常处常清常静,休持论、返老童颜。
从兹后,除疑断妄,名姓列仙班。
四业三彭,七情六欲,终宵永日教唆。
输他圈*,难出黑风波。
起尽悭贪嫉妒,生机狡、无限张罗。
堪嗟处,从今至古,谁是不遭呵。
王哥。
亲说破,直须决裂,慎勿蹉跎。
把无情慧剑,每每频磨。
假使当场临阵,加刚锐、辟散群魔。
归来后,民安国富,齐唱太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