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苍茫雾,寒潭潋滟波。
鸟栖浑不定,龙卧欲如何。
菡萏秋风老,蒹葭夕露多。
惭非垂钓者,聊咏濯缨歌。
落日苍茫雾,寒潭潋滟波。
鸟栖浑不定,龙卧欲如何。
菡萏秋风老,蒹葭夕露多。
惭非垂钓者,聊咏濯缨歌。
这首元末明初蓝智的《溪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秋日傍晚景象。首句“落日苍茫雾”以落日余晖与迷茫的雾气相融,营造出一种苍茫而神秘的氛围。次句“寒潭潋滟波”则通过描绘寒潭水面的波光粼粼,暗示了水的清凉和环境的寂静。
“鸟栖浑不定”写出了鸟儿在这样的暮色中找不到定所,寓意着自然界的不安宁,也暗含诗人内心的动荡。接下来,“龙卧欲如何”借龙的姿态,可能寓言自己或他人的困境,表达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菡萏秋风老”中的“菡萏”是荷花的别称,秋风已至,荷花凋零,象征着时光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蒹葭夕露多”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芦苇在夕阳下沾满露珠,增添了画面的寂寥。
最后两句“惭非垂钓者,聊咏濯缨歌”表达了诗人的自谦和无奈,他感叹自己并非隐逸的垂钓者,只能借吟咏古人濯缨(洗去冠缨上的尘埃)的典故,来排遣心中的愁绪,聊以自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沉,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时的淡淡哀愁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九仙山头二月春,百花璀璀凝芳辰。
看花未省并骢马,酌酒况复违佳人。
人人家在赤城里,五百大士疑前身。
襟怀喜作冰玉相,耳目不染声色尘。
鲸呿鳌掷擅文杰,撑腹万卷笔有神。
妙龄卓冠兰宫士,便合褰裳要路津。
玉堂三事久虚职,宪幕两载留南闽。
平生避名如避寇,诸公讵肯遗奇珍。
显亲急欲贲泉壤,襆被路马趋严宸。
囊中之方久不试,小试疲瘵苏斯民。
自惭草木非君味,倾盖一见情何亲。
金篦时为发膜翳,淡交耐久如荀陈。
悬知后会近可卜,暂时分披仍逡巡。
丈夫万里耿相望,所要守道全其真。
准拟千钟浇此恨,却恐烂醉污车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