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宗人宅仁知阁》
《宗人宅仁知阁》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江南尽是山水地,君子固求仁知名。

可怜尘土不到眼,只有云泉相伴清。

人间扰扰知何在,日暮悠悠空斗行。

明月一栏风一枕,醉乡犹可过浮生。

(0)
翻译
江南大地满眼山水,高尚的人始终追求仁德和名声。
可惜尘世的纷扰不入眼帘,只有云雾山泉陪伴着清幽。
人间的喧嚣究竟在何处,日落时分独自漫游在无尽的天际。
明月如栏,清风如枕,沉醉于其中,足以度过这浮华的人生。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以其美丽的山水著称。
君子:古代对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尊称。
仁:儒家伦理中的仁爱、仁德。
名:名声,声誉。
可怜:可惜,令人怜悯。
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
云泉:云雾和山泉,象征清静自然。
人间扰扰:形容世间纷繁复杂,充满扰动。
日暮:傍晚,黄昏。
空斗行:独自漫游,无所依靠。
明月:明亮的月亮。
一栏:形容月光洒满的样子。
风一枕:微风吹拂,如同枕头般舒适。
醉乡:指醉酒后的状态,也可引申为忘却烦恼的世界。
浮生:短暂而虚幻的人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江南山水之地,诗人表达了对“仁知”的追求,这里的“仁”是指儒家所倡导的人文情怀和道德修养。"君子固求仁知名"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品德高尚的赞赏与向往。

"可怜尘土不到眼,只有云泉相伴清"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享和欣赏。这里,“尘土”象征着凡尘的喧嚣与污浊,诗人选择远离这些,将目光投向高洁的云间和清澈的泉水。

"人间扰扰知何在,日暮悠悠空斗行"则是对世间纷争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体会。诗人质疑了世间种种纷争的意义,并在黄昏时分,感受到时间的空虚和生命的渺小。

"明月一栏风一枕,醉乡犹可过浮生"最后两句,则是对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诗人选择与自然之美为伴,用酒来消解世间的烦恼,以此超越世俗的羁绊,享受简单而纯粹的存在。

整首诗语言清新淡雅,情感真挚,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逍遥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大游仙曲八首·其三

宴罢馀酲一据梧,醒来石烂海全枯。

傍人欲问逍遥意,日月双丸且弄珠。

(0)

拟古宫词一百首·其五十四

谁对螭头近御筵?迩英帘下集群贤。

起居注罢簪彤管,女史频催索彩笺。

(0)

拟古宫词一百首·其十六

花阴翠辇转迟迟,宫扇低回碍柳枝。

怪底才人不轻折,君王偏念发生时。

(0)

杏花十首为林子赋林子有美膢名杏者别嫁而懊思不已情见乎词而邓子和之·其二

洛阳三月锦成堆,象管银筝日日催。

苦被游丝牵落片,错教人恨蝶蜂媒。

(0)

署中滴翠轩杂咏五首·其三

有客仕三已,何人岁九迁?

浮云倏过眼,司命亦无权。

浪出非初志,微名合避贤。

夜来牵远梦,多在海鸥边。

(0)

和李自得题咏小园上下平韵三十首·其二二冬

城池离二里,溪壑隔千重。

叹世时歌凤,无才愧卧龙。

偶留人下榻,睡到日高舂。

晏起科头者,天南一老农。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