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难自见古空言,画里丰神子自传。
画若比人人更寿,人虽百岁画千年。
目难自见古空言,画里丰神子自传。
画若比人人更寿,人虽百岁画千年。
此诗《题官文佐自画小影二首(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陈恭尹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巧妙地将对画作的欣赏与对人生的哲思融合在一起。
首句“目难自见古空言”,意味着人们往往难以从自己的眼睛中看到事物的本质或真相,常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如同古人所说的话可能在现代看来已成空谈。这句诗表达了对自我认知局限性的反思。
次句“画里丰神子自传”,则转向对画作的赞美。画家通过作品传达了自身的气质与精神风貌,画中的形象仿佛是画家本人的化身,生动地展现了画家的个性与情感。这里强调了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作品能够超越时间空间限制,传达出画家独特的生命体验。
后两句“画若比人人更寿,人虽百岁画千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它指出,尽管人的一生有限,但通过艺术创作,人的精神和形象可以永恒存在,超越生命的短暂。画作可以成为时间的见证者,记录下画家的生命轨迹,并在千年后依然被人欣赏和解读,从而实现了一种精神上的永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作的赞美,探讨了艺术与人生、时间与永恒的关系,表达了对艺术超越物质世界局限、传递人类精神价值的深刻认识。
蓬莱花鸟。记并宿苔枝,双双娇小。
海上仙姝,唤起绿衣歌笑。
芳丛有时遣探听,东风数声啼晓。
月下人归,凄凉梦醒,怅愁多欢少。
念故巢犹在瘴云杪。甚闭入雕笼,庭院深悄。
信断羁雌远镇怨索绕。
翠襟近来渐短,看梅花又还开了。
纵解收香寄与,柰罗浮春杳。
唐宫夜祝邈佶烈,忧民一念通天阙。
帝星下射甲马营,紫雾红光掩明月。
殿前点检作天子,方颐大口空诛死。
重光相荡两金乌,十幅黄旗上龙体。
中书相公掌穿爪,不死不忍秘《鸿宝》。
画瓠学士独先几,禅授雄文袖中草。
君不见,五十三年血载涂,五家八姓相吞屠。
陈桥乱卒不拥马,抚掌先生肯坠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