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至苏武归国感而有作》
《读史至苏武归国感而有作》全文
明 / 苏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毡城秋早雪漫漫,十九年中节未残。

信有乳羝归国易,莫云飞雁带书难。

河梁别泪谁先落,麟阁完名自不刊。

可恨旧衔天命在,茂陵深闭雨声寒。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在阅读历史时,被苏武归国的故事所触动,有感而发所作。诗中以苏武归国为背景,表达了对忠诚与坚韧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命运的感慨。

首句“毡城秋早雪漫漫”,描绘了苏武被囚匈奴时,秋季早来的寒冷景象,以自然界的严冬象征着苏武所处的艰难环境。接着,“十九年中节未残”一句,赞扬了苏武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守气节,未曾屈服。

“信有乳羝归国易,莫云飞雁带书难。”这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肯定了苏武最终得以回国的不易,另一方面则感叹了传递消息的艰难,突出了苏武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无助。

“河梁别泪谁先落,麟阁完名自不刊。”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河梁别泪指的是送别时的泪水,麟阁完名则是指功臣画像于麒麟阁,象征着荣耀与成就。这两句表达了对苏武离别时的深情以及其功绩永载史册的肯定。

最后,“可恨旧衔天命在,茂陵深闭雨声寒。”诗人感慨,尽管苏武最终实现了回国的愿望,但历史的安排有时令人遗憾,同时借茂陵(汉武帝陵墓)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苏武命运的同情与对历史无奈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苏武归国故事的回顾,不仅颂扬了苏武的忠诚与坚韧,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忠诚价值的肯定。

作者介绍

苏葵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猜你喜欢

声声慢.赠王彦宝

瘿除人我,冰冷高低,唤惺今是昨非。

检教灵质,枉受万劫沉迷。

况遇真风大阐,要诸仙、选陀名题。

显一志,敢泥抛骨肉,屣弃轻肥。

觅个烟霞妙趣,息诸缘妄想,落魄无为。

保护一真,洞照力尽严持。

安泊元空妙体,显灵光、出入相随。

前途了,决平登觉岸,稳步仙梯。

(0)

江城子令

金藏木性木藏金。体难寻。火生□。

二物烹煎,庚甲定浮沉。

返本还元真体现,魂魄聚,净无阴。

九阳消息自来临。耳鸣琴。运清音。

唤出灵灵,越古与超今。

遍界遍空无不是,显了了,这真心。

(0)

青杏儿

念道玉浆多。得真欢、大笑呵呵。

自然酩酊逍遥快,依山临水,云霞洞外,忻后高歌。

世景急如梭。恋恩山、洒洒波波。

若肯回头归真一,烹铅炼汞,功成行满,升入烟萝。

(0)

水调歌头

疏云黯雾树,秋潦净寒潭。

徘徊子隐台下,不见旧书龛。

鹿苑空余萧寺,蟒穴谁传郗氏,聊此问瞿昙。

千古得欺罔,一笑莫穷探。俯秦淮,山倒影,浴层岚。

六朝城郭如故,江北到江南。

三十六陂春水,二十四桥明月,好景入清谈。

未醉更呼酒,欲去且停骖。

(0)

水调歌头

三元秘秋水,□□□□□。

天人点破消息,梦里悟南华。

河伯徒□□□,□□□归毫末,一笑井中蛙。

试问漆园老,谁是大方家。□黄钟,推甲子,定无差。

悠悠天理人事,风外万飞沙。

且弄空山明月,自荐寒泉秋菊,睡起漱朝霞。

更欲辨齐物,银海眩生花。

(0)

鹦鹉曲.洞庭钓客

年光流水何曾住。早忘却姓吕岩父。

记蓬莱阆苑相逢,一别风流如雨。

算人间碧海桑田,只似燕鸿来去。

岳阳楼剑气凌云,度老树神仙此处。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