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廓山村暮雨肥,鼕鼕社鼓动柴扉。
南闾北舍皆欢喜,总话秋成竟日归。
江廓山村暮雨肥,鼕鼕社鼓动柴扉。
南闾北舍皆欢喜,总话秋成竟日归。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李江笔下的一幅乡村生活画卷,以“社日”为题,生动展现了中国农村在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时节的热闹景象。
首句“江廓山村暮雨肥”,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雨水滋润着江边与山间村落的画面。这里的“暮雨肥”不仅指雨水丰富,也暗喻着大地因雨水而更加丰饶,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次句“鼕鼕社鼓动柴扉”,则将视线转向了乡村的中心——庙宇或祠堂。随着祭祀活动的开始,社鼓声声响起,激荡着每一扇木门。这里用“鼕鼕”形容鼓声的响亮,不仅渲染了节日的热烈气氛,也暗示了村民们对土地神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丰收的热切期盼。
后两句“南闾北舍皆欢喜,总话秋成竟日归”,进一步展示了村民们的喜悦之情。无论南边还是北边的邻居,都因为即将来临的丰收而欢欣鼓舞。他们聚在一起,谈论着即将到来的收获,这种团结与期待的氛围,使得整个村庄充满了和谐与希望。直到日落西山,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各自回家,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中农民的淳朴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李江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成功捕捉了社日这一特定时刻的乡村生活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质朴而真挚的情感。
冱寒日日霜如雪,地土缩高砖石裂。
板桥积厚滑难乾,林叶有同装玉屑。
朝来负暄殊不暖,过午欲晡冰更结。
无风亦觉气酸然,只是水边梅影别。
一冬既雷仍既雨,仅可得晴霜未绝。
家贫无人去拾柴,白屋何由生煖热。
且拥败絮莫出门,欲赋江梅诗转拙。
细思雨霜岂常霜,须见阳和变时节。
待他春色到人间,定自忘之都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