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淳固一致,大抵务归厚。
百年草栖尘,孔孟已无有。
书不求甚解,又不喜饮酒。
宦情随牒移,庸能累身口。
浇淳固一致,大抵务归厚。
百年草栖尘,孔孟已无有。
书不求甚解,又不喜饮酒。
宦情随牒移,庸能累身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春怀(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孔子和孟子的怀念,以及对儒家思想的认同与追求。诗人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道德的本质应当保持一致,追求的是内心的淳朴与厚重。
“浇淳固一致,大抵务归厚。”这两句诗强调了道德本质的恒定性,无论在哪个时代,人们都应该追求内心的淳朴与厚重,保持道德的纯净。
“百年草栖尘,孔孟已无有。”这里以“百年草”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孔子和孟子虽已逝去,但他们的思想如同草木一样,依然在世间生根发芽,影响着后世。
“书不求甚解,又不喜饮酒。”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自己读书的态度,不追求文字的深奥理解,也不喜好饮酒,更倾向于内心世界的探索与修养。
“宦情随牒移,庸能累身口。”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态度,认为官职的变化不会束缚自己的身心,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反思个人生活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坚守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