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东山道,炎风满去鞍。
谯周之旧里,仇览此初官。
簿领无烦壅,图书好燕安。
清朝名路阔,慎勿学长叹。
六月东山道,炎风满去鞍。
谯周之旧里,仇览此初官。
簿领无烦壅,图书好燕安。
清朝名路阔,慎勿学长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六月炎热的天气中,骑马穿行于东山的小道。诗人借此抒发了对故土和初任官职的怀念之情,同时表达了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不愿意追随世俗喧嚣的态度。
"六月东山道,炎风满去鞍" 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述传递出夏日的热烈与行走者的劳顿。诗人以此开篇,营造了一种沉重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
"谯周之旧里,仇览此初官" 这里的“谯周”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国名或地名,而“旧里”则是对故乡的一种温馨称呼。诗人通过提及自己的祖先和出生的地方,表达了对家乡深厚的情感。同时,“初官”意味着这是他第一次担任官职,也可能包含了一种对过去职业生涯的回忆。
"簿领无烦壅,图书好燕安"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希望过上一种简单、清净的生活。"簿领"指的是管理文书的官员职务,而"无烦壅"则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情态。"图书"和"好燕安"更是强调了诗人对于学问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清朝名路阔,慎勿学长叹" 这两句似乎是在告诫某位友人(郭方叔),在宽阔而且著名的大道上行走时,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效仿他人的生活态度或发出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个人情感和职业生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