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邵伯》
《过邵伯》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闻说去年湖水汎,旧痕依约半柴扉。

今年一饱天公赐,处处牛车刈麦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邵伯湖畔一年间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变化,以及百姓生活的状态,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句“闻说去年湖水泛”,以“闻说”二字开篇,透露出消息的来源并非亲眼所见,而是听闻而来,引出对过去情景的回忆。接着“旧痕依约半柴扉”,描述湖水上涨后留下的痕迹,仿佛在半掩的柴门上留下了一道道水线,形象地展示了自然力量的痕迹,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

“今年一饱天公赐”,转而描写今年的丰收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慷慨赐予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天公”既指自然界的神灵,也暗含了对统治者的尊敬,体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最后一句“处处牛车刈麦归”,生动描绘了丰收后的繁忙景象,牛车满载着收获的麦子,从田间小路归来,展现出农民辛勤劳动后的喜悦和满足。这不仅是一幅农耕生活的画卷,也是对劳动人民智慧和辛劳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春秋成字韵·其一

凤鸟知何处,麟经卒告成。

人人无义战,岁岁有王正。

秦楚空强力,桓文漫主盟。

是非微旨在,终始愿深明。

(0)

昨日陪深之学士饭净因登罗汉阁期致远不至忆山阴弟各赋一首遂寄二君

丹凤禁城近,青鸳宝阁开。

九天瞻佛日,万国在春台。

东观人何处,山阴弟未来。

飞云来自在,相望兴悠哉。

(0)

过陶太尉庙

刘石纷纭正忧戈,尽心收得晋山河。

巍巍功业能如此,藉藉浮言意若何。

风雨旧祠藏石壁,丹青遗像落江波。

黄昏欲作溪头钓,愿丐当时壁上梭。

(0)

持正率和中丞诸公喜雨诗二首用前韵

滂沱自足慰民忧,更洗瓯闽四五州。

风入远林惊海坼,水吞平陆看川流。

禾麻嶷嶷私时泽,鱼鸟欣欣惬所求。

凉簟饱眠吾亦乐,静窥槐叶拟开秋。

(0)

将寄豫章以诗先寄文渊秘校

已传灵耗烦晨鹊,更作新诗寄塞鸿。

千里薄寒沾暮雨,百壶清笑望秋风。

仙人楼阁重湖外,帝子亭台翠霭中。

谢傅未忘丘壑意,待携歌妓醉山东。

(0)

送君时东归夜宿城外并桥上·其一

疏疏星月帖云浮,槐叶风声已转秋。

欲寄归帆终未得,徒分心逐水东流。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