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思八章·其一》
《回思八章·其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回思袖斧觅琼柯,踯躅荒山遍罻罗。

马历太行知陆坦,花经狂雨识风和。

渐师素女谙丹鼎,莫怅黄姑隔绛河。

但愿广寒八万户,清辉不蚀照姮娥。

(0)
鉴赏

这首诗《回思八章(其一)》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刻回忆与感悟。

首句“回思袖斧觅琼柯”,以“袖斧”象征着诗人过去追求理想与目标的坚韧与决心,“觅琼柯”则比喻寻找珍贵的事物或机会,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努力与探索的回顾。接下来的“踯躅荒山遍罻罗”,形象地描绘了在艰难险阻中前行的场景,暗示了诗人经历的种种挑战与困难。

“马历太行知陆坦”一句,借马匹穿越太行山的经历,寓意人生旅途中的起伏与变化,强调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坚持。“花经狂雨识风和”则以自然界的景象,象征人生中经历风雨后的成长与领悟,强调了在逆境中发现美好与和谐的重要性。

“渐师素女谙丹鼎”中,“素女”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女子或贤淑之人,此处可能寓指诗人通过学习与实践,逐渐掌握了人生的智慧与法则。“莫怅黄姑隔绛河”则以神话传说中的故事,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层面的渴望与执着,暗示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最后,“但愿广寒八万户,清辉不蚀照姮娥”一句,将诗人的愿望寄托于广寒宫的清辉之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纯洁、永恒与美好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人间生活的反思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理想的独特见解与感悟,充满了深邃的思考与情感的共鸣。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白云寺

宛转溪流石径斜,招携只履到僧家。

缸挑银粟三更火,座拥金莲万劫花。

□动□因风起灭,灯传不用□喧哗。

趺跏定后无馀事,閒对青山眺晚霞。

(0)

梁书六首·其一武帝

萧郎筹略本无涯,力竭当年为堰淮。

十万生灵尽鱼鳖,空门何苦事持斋。

(0)

春日光州怀归

偶寄微官学广文,岂能经术似河汾。

青春萧艾愁中长,白昼鱼龙梦里闻。

宦业荒斋惟乱帙,世情高枕但浮云。

思归南海依慈母,便向朱明祝圣君。

(0)

黄杨山

石牙初豁转成含,近顶如脐著一庵。

谷口进来三万丈,数株松柏似江南。

(0)

十六夜宿叶坊玩月

昨照桥中阁,今辉驿口沙。

清光迷魍魉,冷晕呕虾䗫。

与水浮诸海,将山碧一涯。

春风正司令,桂树暂停花。

(0)

醴陵道中风雨夜宿泗州寺次韵

风雨偏从险道尝,深泥没马陷车箱。

虚传鸟路通巴蜀,岂必羊肠在太行。

远渡渐看连暝色,晚霞会喜见朝阳。

水南昏黑投僧寺,还理羲编坐夜长。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