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横塘曲,那能万里违。
门临秋水掩,帆带夕阳飞。
傲俗宜纱帽,干时倚布衣。
独将湖上月,相逐去还归。
家在横塘曲,那能万里违。
门临秋水掩,帆带夕阳飞。
傲俗宜纱帽,干时倚布衣。
独将湖上月,相逐去还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家在横塘曲, 那能万里违"表明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环境的满意和对于远方世界的淡然。"门临秋水掩,帆带夕阳飞"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现出一种顺应自然、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傲俗宜纱帽,干时倚布衣"一句,通过对服饰和坐卧姿势的细节刻画,展示了诗人不羁的个性和超然于世俗之上的高洁情操。"独将湖上月,相逐去还归"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他独自一人与湖上的明月为伴,感受着月亮带来的宁静和美好,这也隐含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抒情,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追求。
久矣厌流俗,稍与世背驰。
癖性爱松菊,并植当轩墀。
幽居无他玩,雅好良在兹。
清风忽然至,天籁鸣参差。
凉露晓厌浥,众蕊含华滋。
顾渠岁寒物,自与静者宜。
不形丁生梦,聊咏陶翁诗。
养拙茅檐下,过此非所期。
西山叠翠峭且奇,山前流水清涟漪。
美人筑室得幽胜,独揽秀色褰书帷。
红尘不到柴关静,绿树阴浓昼日迟。
书声伊吾出林杪,时有好鸟鸣高枝。
花雨飘香入醽醁,松涛送响来琴丝。
以兹游息信得所,况有童冠相追随。
每於大化探至理,登山临水应忘疲。
迩来有籍通仙府,别却旧业趋京师。
匆匆相见长干道,命我为题精舍诗。
秪今去典常山教,尚有西山猿鹤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