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矣厌流俗,稍与世背驰。
癖性爱松菊,并植当轩墀。
幽居无他玩,雅好良在兹。
清风忽然至,天籁鸣参差。
凉露晓厌浥,众蕊含华滋。
顾渠岁寒物,自与静者宜。
不形丁生梦,聊咏陶翁诗。
养拙茅檐下,过此非所期。
久矣厌流俗,稍与世背驰。
癖性爱松菊,并植当轩墀。
幽居无他玩,雅好良在兹。
清风忽然至,天籁鸣参差。
凉露晓厌浥,众蕊含华滋。
顾渠岁寒物,自与静者宜。
不形丁生梦,聊咏陶翁诗。
养拙茅檐下,过此非所期。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题松菊堂卷》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喜爱和追求。诗中,他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选择与世隔绝,亲近自然,特别是松菊。松菊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淡泊的生活态度,诗人将它们种植在门前,作为日常的乐趣和精神寄托。清风、天籁、凉露和含苞待放的花朵,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显示出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满足。
诗人以“岁寒物”自比,强调自己如同松菊一样耐得住寂寞,适合静谧的环境。他并未将这种生活方式视为梦想,而是通过吟咏陶渊明的诗,表达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和向往。最后,他表明自己愿意在茅檐下养性,享受这份超脱尘世的宁静,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他的长久期待和理想。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长巾阔领深村住,不识我唤作伧父。
掩白沙翠竹柴门,听彻秋来夜雨。
闲将得失思量,往事水流东去。
便宜教画却凌烟,甚是功名了处。
吾庐却近江鸥住,更几个好事农父。
对青山枕上诗成,一阵沙头风雨。
酒旗只隔横塘,自过小桥沽去。
尽疏狂不怕人嫌,是我生平喜处。
花有花时,何事兹花,待开便开。
看嫣然一笑,秋容也媚,问之不语,春意潜回。
静想乾坤,中间万有,元气循环共一胎。
花如此,尽风流奇特,叹了还猜。
三生月地云阶。
料曾被、西风点镜台。
怅赏余人散,黄蜂日晚,梦回日落,白雁霜催。
两度频繁,一番迟暮,争似从他本分来。
青霄客,有留连新句,为写芳埃。
诸公时余为国子祭酒先自空疏,几载蹉跎,历绕湖江。
甚如今却遣,官闲责重,茫然自愧,学陋言庞。
鬓雪难消,君恩莫报,五鬼欺陵不可降。
如何奈,强支撑病骨,独伴寒?
。
心如孤*高*。
但犹想茅斋对石*。
笑随身惟有,诗囊药里裹,打门谁送,酒?
羊腔。
梦里笙歌,无名亭上,满眼春风四面窗。
人如玉,看牡丹第一,芍药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