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阴山外,霜天气候殊。
阴沙明远燐,寒日惨穷庐。
北阙无来使,中原少得书。
凯歌今未奏,壮士誓捐躯。
大漠阴山外,霜天气候殊。
阴沙明远燐,寒日惨穷庐。
北阙无来使,中原少得书。
凯歌今未奏,壮士誓捐躯。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拟唐塞下曲九首(其九)》描绘了一幅边塞荒凉而艰苦的画面。"大漠阴山外"开篇即展现出广袤无垠的大漠与远处的阴山,环境恶劣,气候严寒。"霜天气候殊"进一步强调了边地的特殊气候条件,霜重天寒。
"阴沙明远燐"一句,通过阴暗的沙地和闪烁的磷火,营造出一种凄冷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夜晚的不安。"寒日惨穷庐"则描绘了戍卒居住的简陋小屋,在寒冷的阳光下显得更加凄凉。
接下来的两句"北阙无来使,中原少得书"揭示了边关与内地的隔绝,表达了戍卒对家乡消息的渴望和朝廷关怀的缺失。"凯歌今未奏"暗示战事尚未结束,胜利的歌声还未响起,反映出壮士们内心的焦急和期待。
最后,"壮士誓捐躯"表达了边疆将士为国捐躯的决心和忠诚,展现了他们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生活为背景,寓含了戍卒的思乡之情和报国之志,情感深沉,意境悲壮。
漂蓬千里,恰归来、又是残冬时节。
羞涩空囊从鬼笑,祗剩登山双屐。
歧路逢君,饥寒驱我,共叹家徒壁。
清宵相对,空怜三月离别。
闻道北固狂生,挥毫纵饮,浊酒铛中热。
更写幽人临绝崄,下视乘风飞鹢。
松色堪餐,云根俨活,妙理浑难说。
奇才如此,世胡欲杀何铁?
踏晴沙。特来领略春华。
最清疏、迤南城阙,何曾伐鼓鸣笳。
对寥泬、疑云疑雨,向缥缈、非雾非花。
双眼瞢腾,一身潇洒,东风帽影任攲斜。
町畦外、声传空谷,莺院接蜂衙。
耽幽处、冲瀜杳霭,且住为佳。
漫支颐、峰头树尾,轻红衬出朝霞。
闪金碧、丛丛佛寺,面水竹、个个人家。
腊味须沽,春衣堪典,酒旗风飐有些些。
荒涂畔、金鱼石马,芳草不能遮。
空留下,千年胜算,万古长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