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零落海为池,祀夏原图一旅支。
岛上不归齐壮士,天涯犹索赵孤儿。
藤萝影挂深宫梦,鹦鹉魂涵逝水悲。
千载腥风忠义恨,补天端仗圣明时。
山河零落海为池,祀夏原图一旅支。
岛上不归齐壮士,天涯犹索赵孤儿。
藤萝影挂深宫梦,鹦鹉魂涵逝水悲。
千载腥风忠义恨,补天端仗圣明时。
这首《厓山吊古》由明代诗人袁昌祚所作,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忠臣义士的深切缅怀与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首联“山河零落海为池,祀夏原图一旅支”以形象的比喻开篇,将破碎的山河比作零落的池塘,海则象征着广阔无垠的天地,暗示了国家的衰败与动荡。祀夏原图一旅支,则暗指古代帝王的祭祀之地,如今只剩一片荒凉,隐喻了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迭。
颔联“岛上不归齐壮士,天涯犹索赵孤儿”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齐壮士”和“赵孤儿”的典故,表达了对忠诚勇士的怀念与对失去英雄的哀叹。“岛上不归”和“天涯犹索”分别从空间的角度,展现了英雄们的命运与追求,以及后人对他们不懈的追寻与敬仰。
颈联“藤萝影挂深宫梦,鹦鹉魂涵逝水悲”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沉的氛围。藤萝的影子仿佛是深宫中梦境的残留,鹦鹉的灵魂在逝去的流水间留下无尽的悲伤,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寓意着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传承。
尾联“千载腥风忠义恨,补天端仗圣明时”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千古忠义之士的敬仰与对理想时代的渴望。腥风代表了历史上的战争与动荡,忠义恨则是对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牺牲的英雄们的深深怀念。补天则象征着修复国家和社会的希望,期待在圣明之时,能够重现和平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对忠义精神的崇敬和对国家兴盛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