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邱佳气郁葱葱,中有林塘四望通。
野色苍茫苔径小,秋声摇落玉壶空。
平生吏隐惭金马,此日蓬莱想葛翁。
回首罗浮天咫尺,白云何处托飞鸿。
浮邱佳气郁葱葱,中有林塘四望通。
野色苍茫苔径小,秋声摇落玉壶空。
平生吏隐惭金马,此日蓬莱想葛翁。
回首罗浮天咫尺,白云何处托飞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水画卷。首句“浮邱佳气郁葱葱”,以“郁葱葱”三字生动地勾勒出浮邱之地的清幽与生机,仿佛能感受到那里的灵气充盈。接着,“中有林塘四望通”一句,点明了此处不仅景色宜人,更是一个四通八达、视野开阔的地方。
“野色苍茫苔径小,秋声摇落玉壶空”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景象。苍茫的野色中,苔径显得格外细小,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秋风摇落的声音在空荡荡的玉壶中回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平生吏隐惭金马,此日蓬莱想葛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将自己比作“葛翁”,表达了对古代高士生活的向往和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过去官场生涯的些许愧疚和反省。
最后,“回首罗浮天咫尺,白云何处托飞鸿”两句,以罗浮山为背景,进一步深化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想象中的罗浮山近在咫尺,却难以找到归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理想生活难以实现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
白日晼晚夜何其,兰缸茕茕照妾悲。
带长髻短中自支,妾人少年工愁思。
忧来无方不可治,丈夫桑弧谁制之。
谁令璆然不下帷,鸿鹄双翻复为谁。
援琴奏弦歌和词,宫折商促指间离。
白葛巾裙衫弋绨,念君寒暄并一时。
南山乔松青不移,虽有中坚色难期,愿君归来及时归。
夜半舟子呼,海岛惊龙鱼。
风帆利不驰,篙柁尽牵拘。
下临不测渊,蜒户莫敢渔。
沙阻可奈何,环哭对妻孥。
老母怜病儿,骨肉互持扶。
曰儿勿惓卧,馀语听模糊。
明月何皓皓,照我白纱幮。
哀哉生死关,此心未能无。
何处来瓜艇,争渡人尽趋。
一人钱十千,无者空欷歔。
熟闻扬子江,水怪集江猪。
又闻鳖子舋,大石沉沙淤。
岂有他巧妙,瀚涨我其苏。
夜潮来不来,命兮在须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