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海公即次元韵》
《酬海公即次元韵》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古风

早游诸方见佛祖,若能开口便相许。

长爱当时王老师,不开粗言反细语。

大道逍遥本不遐,青天万里孤鸿举。

比来多病卧环堵,低头不茹亦不吐。

上座何为相示来,龙驹岂烦伯乐顾。

更须归去造丈室,擎拳便是诸魔路。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的《酬海公即次元韵》。沈辽以禅宗思想入诗,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见解。

首句“早游诸方见佛祖”,诗人以“早游”描绘了自己对佛法的追求与探索,仿佛在众多的修行之地遇见了佛祖,暗示了他内心的觉醒与智慧的启迪。接着,“若能开口便相许”则表达了诗人愿意与人分享佛法,传播智慧的愿望,体现了他的慈悲与开放精神。

“长爱当时王老师,不开粗言反细语。”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某位老师的敬仰之情,认为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以细腻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而非粗鲁的训斥。这反映了教育与沟通的艺术。

“大道逍遥本不遐,青天万里孤鸿举。”这两句诗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将“大道”比作自由翱翔的孤鸿,形象地描绘了追求真理与自由的精神状态,同时也隐含着对孤独与独立思考的赞美。

“比来多病卧环堵,低头不茹亦不吐。”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态,表达了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内省,即使身处狭小的空间,也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自足。

“上座何为相示来,龙驹岂烦伯乐顾。”这两句诗中,诗人以“上座”自指,邀请高人指点迷津,同时以“龙驹”比喻自己的才华,希望得到伯乐的赏识与指导。这既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也是对知音相遇的渴望。

最后,“更须归去造丈室,擎拳便是诸魔路。”诗人提出了一种修行的路径,即回归内心,通过拳法(可能象征着某种内在的力量或修炼方式)来对抗心中的魔障,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教育、自我修养以及人生追求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命制鹿角椅并题以句

猎获八叉角,良工制椅能。

由来无弃物,可以备时乘。

讵是仙都遗,从思家法承。

夔夔戒倚侧,棣棣慎居兴。休?形犹曲,丰尖柔足徵。

底须七宝饰,朴素审堪称。

(0)

复游烟雨楼·其二

果然名实善相随,百尺高楼悦目时。

试看浅烟方淡荡,便教不雨也迷离。

(0)

恭依皇祖巡幸杭州诗三叠韵

三度南巡侍大安,江山介祉奉徽观。

风轻日丽临雄郡,踵接肩摩迓御銮。

跸馆暂居几有敕,海塘言念志难宽。

修防要欲筹全善,那觉西湖景助欢。

(0)

文游台

穹若高台出树看,五贤当日此盘桓。

犹传东郭文游处,不异西园雅集观。

称胜以人讵以地,尚论为羡那为叹。

千秋俎豆舆情颂,元祐宁须做好官。

(0)

积水潭三首·其二

一座湖亭倚大堤,两边水自别高低。

片时济胜浮烟舫,春树人家望转迷。

(0)

冬日感怀

投笔班生曾出关,霜侵两鬓渐成斑。

江心浪拍云端月,驴背人行雪里山。

燕市三年空仆仆,魏风十亩且闲闲。

半生壮志消磨尽,拟订樵渔共往还。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