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若高台出树看,五贤当日此盘桓。
犹传东郭文游处,不异西园雅集观。
称胜以人讵以地,尚论为羡那为叹。
千秋俎豆舆情颂,元祐宁须做好官。
穹若高台出树看,五贤当日此盘桓。
犹传东郭文游处,不异西园雅集观。
称胜以人讵以地,尚论为羡那为叹。
千秋俎豆舆情颂,元祐宁须做好官。
这首诗描绘了对文游台的景仰与赞美之情。首联“穹若高台出树看,五贤当日此盘桓”以高台出树的形象比喻文游台的雄伟,同时点明了五位贤士曾在此聚会,营造了一种历史与自然交融的意境。颔联“犹传东郭文游处,不异西园雅集观”通过对比,强调了文游台作为文人雅集之地的独特魅力,仿佛是古代文人聚会的典范。颈联“称胜以人讵以地,尚论为羡那为叹”则深入探讨了名胜的价值,认为是人的才情与精神赋予了地方以价值,而非仅在于其地理位置。尾联“千秋俎豆舆情颂,元祐宁须做好官”表达了对文游台及其背后文化传统的长久赞誉,以及对官员应具备良好德行的期望。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文游台的历史文化价值,也体现了对古代文人风骨和道德品质的崇敬。
秦人被涂炭,郦生自清狂。
暴吏不得加,高怀信旁洋。
山东赤龙长,兴啸取功名。
冯轼下全齐,其身先就烹。
古人不轻死,何尝贵其生。
顾已有所造,二途皆一征。
有谁怜是翁,欲以身徇荣。
未卒杯酒乐,苍茫祸来婴。
所怀奄不救,焉如监门清。
乃知谬厝置,视世已皆轻。
死者良可叹,世俗方营营。
至仁吾所师,但欲穷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