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名实善相随,百尺高楼悦目时。
试看浅烟方淡荡,便教不雨也迷离。
果然名实善相随,百尺高楼悦目时。
试看浅烟方淡荡,便教不雨也迷离。
这首诗描绘了烟雨楼在烟雾缭绕中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楼阁在轻烟淡雾中的朦胧美态。首句“果然名实善相随”表达了对烟雨楼名声与实际相符的高度认可,暗示了此地风景之佳。接着,“百尺高楼悦目时”则直接赞美了楼阁的壮观与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
“试看浅烟方淡荡,便教不雨也迷离。”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通过“浅烟”和“淡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轻柔、缥缈的氛围,即使没有雨水,也给人一种迷离、梦幻的感觉。这里的“迷离”不仅指视觉上的模糊不清,更蕴含了一种心灵上的触动与遐想,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水墨画中,感受到自然与建筑和谐共融的美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烟雨楼在烟雾缭绕中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审美中对于自然与建筑融合之美的一种独特追求,以及对景物在特定氛围下所呈现的意境美的深刻体悟。
龙洲之上,水竹有居。其流澄澄,其植渠渠。
流之澄矣,植之渠矣。有美君子,世焉居此。
天光云影,昭耀琅玕。高标直节,栖凤翔鸾。
引泉开径,临清荫绿。天风徐来,筛金戛玉。
君子致身,出登庙堂。遥怀桑梓,敬恭难忘。
对之伊吾,匪土是思。其清其直,媲德是宜。
武公睿圣,诗咏淇澳。允矣君子,愿继芳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