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洲之上,水竹有居。其流澄澄,其植渠渠。
流之澄矣,植之渠矣。有美君子,世焉居此。
天光云影,昭耀琅玕。高标直节,栖凤翔鸾。
引泉开径,临清荫绿。天风徐来,筛金戛玉。
君子致身,出登庙堂。遥怀桑梓,敬恭难忘。
对之伊吾,匪土是思。其清其直,媲德是宜。
武公睿圣,诗咏淇澳。允矣君子,愿继芳躅。
龙洲之上,水竹有居。其流澄澄,其植渠渠。
流之澄矣,植之渠矣。有美君子,世焉居此。
天光云影,昭耀琅玕。高标直节,栖凤翔鸾。
引泉开径,临清荫绿。天风徐来,筛金戛玉。
君子致身,出登庙堂。遥怀桑梓,敬恭难忘。
对之伊吾,匪土是思。其清其直,媲德是宜。
武公睿圣,诗咏淇澳。允矣君子,愿继芳躅。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位于龙洲之上的水竹居所,环境清幽,水流清澈,植被茂盛。诗人以“流之澄矣,植之渠矣”赞其景致之雅。接着,诗人将此地比作君子之居,天光云影映照在竹林中,如同碧玉般晶莹剔透,象征着君子的高洁品质。高耸的竹子和挺拔的树木,仿佛凤凰与鸾鸟的栖息之地,寓意君子的高远志向。
进一步,诗人描述了在此居所中引泉开径,临清荫绿的情景,以及微风吹过,金玉般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水竹居所的自然之美,也隐喻了君子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最后,诗人提到君子的品德如水竹一般清正刚直,值得世人学习和敬仰。他希望君子能像古代的贤者一样,不仅在庙堂之高有所作为,也能心系故乡,不忘本源。诗人表达了对君子的深切怀念和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君子品德传承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水竹居所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入了对君子品格的赞美与期待,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此间良足乐,思蜀还瞿然。
既恋善和书,亦念原氏阡。
以兹几踌踷,孤负卜居萹。
我家旧吟社,近在孤山前。
连刘诸高士,清风定有传。
重荷诸君意,为续城东缘。
他时倘几幸,得买阳羡田。
不妨一岁中,来往三江间。
所忧二使君,远飞不我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