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芍药》
《和芍药》全文
宋 / 廖行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牡丹摧尽蕊初成,花谱还应压后生。

右掖昔年陪俊赏,幽兰今日助诗情。

当阶镇日翻红艳,傍砌何人玩秀英。

国色要须归第一,花王从此浪收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áoyào
sòng / liàoxíngzhī

dāncuījìnruǐchūchénghuāháiyìnghòushēng

yòuniánpéijùnshǎngyōulánjīnzhùshīqíng

dāngjiēzhènfānhóngyànbàngrénwánxiùyīng

guóyàoguīhuāwángcónglàngshōumí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和芍药》,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表达了对芍药的赞美。首句“牡丹摧尽蕊初成”暗示了牡丹虽盛极一时,但已凋零,而芍药则正当其盛开之际,展现出新生的力量。次句“花谱还应压后生”进一步强调了芍药在花中地位的提升。

“右掖昔年陪俊赏”回忆起往昔牡丹在宫廷中受到赞赏的美好时光,而如今“幽兰今日助诗情”,芍药以其清雅之美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接下来,“当阶镇日翻红艳,傍砌何人玩秀英”描绘了芍药盛开的景象,无论是阶前还是砌边,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结尾两句“国色要须归第一,花王从此浪收名”高度评价了芍药的国色天香,认为它理应位居群花之首,之前的“花王”之称实为过誉,应当给予芍药应有的赞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牡丹的衰落衬托芍药的崛起,赞美了芍药的美丽和才情,展现了诗人对花卉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廖行之
朝代:宋   字:天民   号:省斋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生辰:1137~1189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猜你喜欢

潘别驾寄牡丹歌次韵

别驾寄我新诗章,赏花须赏花中王。

我诵此诗欲大叫,山川灵气未始亡。

忆昔少年健如虎,两脚不住寻奇芳。

何曾著眼看桃李,天台洞口呼刘郎。

痴儿騃女意自得,不肯随我超凡常。

嵩山洛浦忽入梦,秦人汉士俱堂堂。

仰天大笑不复道,朱宫紫府森开张。

是时青春二三月,姚家一树真黄裳。

其馀牛家魏家种,千红万碧罗新妆。

论花固是花中杰,论人亦是人中祥。

不觉我醉花亦醉,不觉花香人亦香。

气高已压玉笥缀,骨硬肯羡金钗行。

授我以元君之云篆,沃我以王母之霞觞。

当时跳出生死窟,自此踏倒名利场。

怀洞庭兮悲潇湘,吟清风兮咏沧浪。

仙人击节相属和,贱子起舞尤颠狂。

历聘二十八列宿,遍谒三千六上皇。

东风未断薰风起,江北吹落江南藏。

天葩何年到此土,形貌虽减神犹昌。

濂溪先生誇富贵,东坡老子怜忠良。

不如煎酥煮面吃,大胜三碗搜枯肠。

(0)

访曾侍郎

青天荡荡摩青铜,紫微将相环西东。

大鹏一击九万里,两翼不鼓乘长风。

大鹏飞到天门下,天门无不耸观者。

列星退步失光彩,九虎低头若凡马。

有鸟决起抢榆枋,望而不见空断肠。

青天愈高鹏愈远,岂不有意招八荒。

我舍新安来,狂歌钱塘市。

上有无情之吴山,下有伤心之江水。

春已暮,人未归,平生不问鳜鱼肥。

若教买得青山住,饱食笋蕨歌春晖。

(0)

乙巳暮春初六日晚对新月

春来风雨耿黄昏,初见青青月一痕。

忆自消魂南浦后,不禁描出向前村。

(0)

陈经略生朝四首·其三

俛视人寰但一沤,应缘来作圣时游。

英风盖世桂林伯,相业传家户牖侯。

号召即看持玉节,姓名已久覆金瓯。

他时欲记中书考,简策应须汗马牛。

(0)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钱塘依旧,潮生潮落。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0)

瀛国公入西域为僧号木波讲师

木老西天去,袈裟说梵文。

生前从此别,去后不相闻。

忍听北方雁,愁看西域云。

永怀心未已,梁月白纷纷。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