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荡荡摩青铜,紫微将相环西东。
大鹏一击九万里,两翼不鼓乘长风。
大鹏飞到天门下,天门无不耸观者。
列星退步失光彩,九虎低头若凡马。
有鸟决起抢榆枋,望而不见空断肠。
青天愈高鹏愈远,岂不有意招八荒。
我舍新安来,狂歌钱塘市。
上有无情之吴山,下有伤心之江水。
春已暮,人未归,平生不问鳜鱼肥。
若教买得青山住,饱食笋蕨歌春晖。
青天荡荡摩青铜,紫微将相环西东。
大鹏一击九万里,两翼不鼓乘长风。
大鹏飞到天门下,天门无不耸观者。
列星退步失光彩,九虎低头若凡马。
有鸟决起抢榆枋,望而不见空断肠。
青天愈高鹏愈远,岂不有意招八荒。
我舍新安来,狂歌钱塘市。
上有无情之吴山,下有伤心之江水。
春已暮,人未归,平生不问鳜鱼肥。
若教买得青山住,饱食笋蕨歌春晖。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志存高远的精神状态和壮阔飞动的意境。开篇“青天荡荡摩青铜,紫微将相环西东”两句,以宏伟的画面展现了大鹏在广袤苍穹间自由翱翔的情景,“摩青铜”暗示鹏鸟接触天际之高,“紫微将相环西东”则是对其飞行轨迹的描绘,彰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
“大鹏一击九万里,两翼不鼓乘长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象,大鹏以非凡之力,一击便可跨越九万里,这种飞行方式与常鸟迥异,其“两翼不鼓”则是因为它乘着的是天地间的长风,即自然界中最为雄浑的力量。
“大鹏飞到天门下,天门无不耸观者”表明这只神奇的大鹏甚至能够触及天门,其壮观程度之高,以至于任何见证其景象的人都会感到震撼。紧接着,“列星退步失光彩,九虎低头若凡马”则是对比之下,其他星辰和凶猛的野兽都黯然失色,显得平庸无奇。
“有鸟决起抢榆枋,望而不见空断肠”中,“有鸟”指的是大鹏,它的飞翔如此迅速,以至于其他观者只能感受到一阵风暴般的经过,却看不清其真实模样。这种描写增添了诗中的动态美和神秘感。
“青天愈高鹏愈远,岂不有意招八荒”则是对大鹏飞行高度与距离之远的一种哲学化的思考,似乎它在有意识地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广袤领域。
最后,“我舍新安来,狂歌钱塘市。上有无情之吴山,下有伤心之江水”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与放弃,以及他在自然界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心境。诗中“春已暮,人未归,平生不问鳜鱼肥”则是一种无奈和淡漠,显示出诗人对于人间繁华与自己内心世界之间的距离感。
“若教买得青山住,饱食笋蕨歌春晖”则是对一种理想状态的向往,即能够在自然中找到归宿,与大自然合一,以简朴之生活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
我来举唐游,于中更无别。
蘖木划断云,高峰顶积雪。
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
霜风露叶下,远思独裴回。
夜久草堂静,月明山客来。
遣贫相劝酒,忆字共书灰。
何事清平世,干名待有媒。
晨鸡才发声,夕雀俄敛翼。
昼夜往复来,疾如出入息。
非徒改年貌,渐觉无心力。
自念因念君,俱为老所逼。
君年虽校少,憔悴谪南国。
三年不放归,炎瘴消颜色。
山无杀草霜,水有含沙蜮。
健否远不知,书多隔年得。
愿君少愁苦,我亦加餐食。
各保金石躯,以慰长相忆。
正月晴和风气新,纷纷已有醉游人。
帝城花笑长斋客,三十年来负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