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矮斋杂咏.江涛》
《矮斋杂咏.江涛》全文
宋 / 华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晓钟搥动巨鳌䟫,枕上春雷一夜轰。

应是金鳞三十六,化龙头角逞峥嵘。

(0)
注释
晓钟:清晨的钟声。
巨鳌:神话中的大海龟或海中巨兽。
枕上:睡梦中,床头。
春雷:春天的雷声。
金鳞:比喻珍贵或华丽的鳞片,此处可能指龙鳞。
三十六:虚数,形容数量多。
化龙头角:龙的象征,形容威严或变化。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引申为威武、显赫。
翻译
清晨的钟声如巨鳌摇撼,夜晚枕边春雷轰鸣不断。
想必是金色的龙鳞有三十六片,化作龙首龙角展现威猛雄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晨曦中,钟声与雷鸣交织的生动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季节更迭和生命力度。

“晓钟搥动巨鳌䟫”,这里的“晓钟”指的是清晨的钟声,而“搥动巨鳌䟫”则是形象地描述这钟声如同惊醒了沉睡的巨兽,给人以强烈的心理震撼。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搥动”一词,不仅传达了声音的力量,而且也暗示了一种唤醒自然万物的力量。

接下来的“枕上春雷一夜轰”,则描绘了一个连续不断的春夜雷鸣声,给人以春天气候变化多端的感觉。诗中用“枕上”二字,表达了一种贴近、亲身经历的情景,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夜半时分断续的雷声。

第三句“应是金鳞三十六,化龙头角逞峥嵘”,则是一幅更为奇特的画面。诗人用“金鳞”指代某种神秘而又高贵的事物,而数字“三十六”在中国文化中常有吉祥、完整之意。这里结合下文,应是比喻着某种神秘力量的完全显现。而“化龙头角逞峥嵘”,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力量的转变和蜕变,如同龙凤般的高贵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钟声、雷鸣以及神秘的生命力度,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又充满神奇色彩的春日早晨。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把握,更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介绍

华岳
朝代:宋   字:子西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生辰:1205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猜你喜欢

抱一歌

无极极而为太极,太极布妙始于一。

一分为二生阴阳,万类三才从此出。

本来真一至虚灵,亘古亘今无变易。

只因成质神发知,善恶机缘有差忒。

随情逐幻长荆榛,香味色声都眩惑。

诚能一上究根源,返本还元不费力。

一夫一妇定中交,三女三男无里得。

三元八卦会于壬,四象五行归至寂。

忽然迸破顶额门,烁烁金光满神室。

虚无之谷自透通,玄牝之门自阖辟。

一阳来复妙奚穷,四德运乾恒不息。

浩气凝神于窈冥,出有入无于恍惚。

中间主宰是甚么,便是达卿元有的。

(0)

金丹图像说四首·其四返本图

道本无为法自然,圣人立象假名圈。

平常日用全彰露,打破方知象帝先。

(0)

蟠柏亭

亭前柏树子,佛祖西来意。

了知柏即亭,是名第一义。

(0)

游百丈泉

青嶂岧峣赴郢东,寒泉飞处郁嵷巃。

诸天晴洒千林雨,六月凉生万壑风。

小入傍崖惊浴鹭,斜穿曲涧挂飞虹。

片时徙倚翻成惜,只合移家老此中。

(0)

登晴川阁望武昌

霜崖突出藓纱斑,铁笛临风去不还。

百里帆墙千里水,一层城郭几层山。

遥知郁郁葱葱地,只在熙熙攘攘间。

沙鸟窥鱼鸥觅渚,试看何物是清閒。

(0)

癸卯初度筵中示社友及两弟

抛他银绶去躬耕,半踏乡村半市城。

竹大许年成老友,梅开是度作同庚。

但凭髭发称前辈,转觉聪明畏后生。

紫凤檀槽香拍板,听来都肖水泉声。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