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
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
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
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
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
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与孤寂之感,通过对菊花、楚台、斜雁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旧梦的缅怀。诗中充满了悲凉的情调,如“十度悲秋上楚台”、“野水偏伤宋玉怀”等句子,都透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切哀思。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使得整个画面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半岭残阳衔树落”这一句,就通过夕阳与落叶之间的关系,营造出一种秋天特有的凄凉气氛。
此外,诗中还隐含着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如“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这些都是对过往时代和人物的一种缅怀和追思。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长河相连,增添了诗歌的深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篇抒写秋日寂寞之情,兼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的佳作。它以细腻的情感和精美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了历史回音和个人情感的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