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柑曾赐洞庭芳,遥忆甘香梦里尝。
幸得右军分二百,传来却染令公香。
传柑曾赐洞庭芳,遥忆甘香梦里尝。
幸得右军分二百,传来却染令公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当前情境的喜悦之情。首句“传柑曾赐洞庭芳”,以柑橘作为象征,暗喻曾经受到的恩赐或美好的事物,洞庭芳则增添了一种高雅与神秘的氛围。接着,“遥忆甘香梦里尝”表达了诗人对那些美好记忆的深切怀念,仿佛在梦中品尝到了那甘甜的柑橘香气。
“幸得右军分二百”中的“右军”指的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这里借指诗人有幸得到某种珍贵的赏赐或机会,如获得二百柑橘。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过往恩遇的感激,也暗示了他对于当时所处环境的珍惜与满足。
最后一句“传来却染令公香”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这里的“令公香”可能是指某种特殊的香气,也可能隐喻着一种高尚的品质或荣誉。诗人通过柑橘的香气传递,将这份珍贵的情感与荣耀传播开来,仿佛柑橘的香气能够感染他人,传达出内心的喜悦与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柑橘这一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当前情境的喜悦,以及对分享与传承美好情感的渴望。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细腻,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与深沉的思考。
晓随丝辔饭僧坊,丞相祠堂一瓣香。
试问神仙蒲九节,何如名德菊孤芳。
高山仰止堪模楷,百世闻之尚激昂。
我辈此来深有意,岂专泉石癖膏肓。
人心如惊飙,飘忽无定时。
默与身为雠,昼夜万里驰。
兀兀形未彫,茫茫神先疲。
所丧甚丘山,所得微稗稊。
日月不相饶,矧可自伤夷。
志憯剧镘锄,欲问孰能知。
种苗须善本,本善苗必滋。
养生须养心,心怡气不衰。
学问自可求,予言岂汝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