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吴与几二首·其一》
《答吴与几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古风

人心如惊飙,飘忽无定时。

默与身为雠,昼夜万里驰。

兀兀形未彫,茫茫神先疲。

所丧甚丘山,所得微稗稊。

日月不相饶,矧可自伤夷。

志憯剧镘锄,欲问孰能知。

种苗须善本,本善苗必滋。

养生须养心,心怡气不衰。

学问自可求,予言岂汝欺。

(0)
翻译
人的内心像疾风般动荡不定。
它无声地与身体为敌,日夜奔驰万里。
形体疲惫但未受雕琢,精神疲惫而茫茫然。
失去的比山丘还多,得到的却只有微小的稻草。
太阳和月亮不会互相宽恕,更何况自我怜悯。
悲惨的心境如同艰难的挖掘,想要寻求理解又有谁能懂得。
种植必须有良种,良种才能生长茂盛。
养生首先要修养心灵,心安则气息不衰弱。
学问可以自己追求,我的话怎会欺骗你。
注释
人心:人的内心。
惊飙:疾风。
默:无声地。
为雠:为敌。
昼夜:日夜。
万里:万里之遥。
兀兀:疲惫。
彫:雕琢。
所得:得到的。
稗稊:稻草。
日月:太阳和月亮。
相饶:互相宽恕。
志:心境。
镘锄:艰难挖掘。
善本:良种。
滋:生长。
养心:修养心灵。
怡:安心。
予言:我的话。
欺:欺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心的飘忽不定,以及对内心修养和自我认知的追求。开篇“人心如惊飙,飘忽无定时”生动地表达了人心的变化无常,如同狂风骤雨般难以捉摸。紧接着“默与身为雠,昼夜万里驰”则形象地展示了内心与身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这种冲突带来的精神压力。

诗人通过“兀兀形未彫,茫茫神先疲”表达了在外界纷扰中,内心尚未找到平静之前,身心就已经感到极度的疲惫。接着“所丧甚丘山,所得微稗稊”则暗示了追求和失去之间的不平衡,以及得到的往往不如期望那样充实。

“日月不相饶,矧可自伤夷”表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人生在不断变化中的自我反思。诗人通过“志憯剧镘锄,欲问孰能知”表达了对内心世界探索和理解的渴望,以及这种探索的艰难。

后半首转向积极的生活态度,“种苗须善本,本善苗必滋。养生须养心,心怡气不衰。”这两句强调了对根基(内在修养)的重视,以及通过这样的修养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平衡。

最后“学问自可求,予言岂汝欺”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追求的自信,以及对交流思想时真诚态度的坚持。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还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即在纷繁复杂的人生中,通过对内心的修养和对知识的追求来寻找平衡与满足。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吴养庵玉泉寻梦图

旧闻房太尉,夙世永禅师。

佛有轮回验,神尤示梦奇。

众生难度厄,仁者自行慈。

夙夜期无忝,能忘芋味时?

(0)

秋草和味云·其一

黄落山川未足悲,百昌荣悴各因时。

偶寻泽畔芳犹在,不向风前劲孰知?

天接斜阳看转迥,地邻古塞恐先衰。

八公久入商声裹,那更芦笳日夜吹。

(0)

和纕蘅移居

论都喋喋任西东,人海犹藏一粟中。

倦圃宦游真意在,山姜诗韵胜流同。

冷摊居近书常足,彦会身閒酒不空。

铜狄摩挲来醉此,梦馀还对霸城翁。

(0)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三

书屋纯皇旧补桐,龙潜已裕十全功。

神州渴望中兴主,早晚垂灵牖圣聪。

(0)

八月十四夜携家泛南溪晨至小雄山斋晚归诗以纪之·其一

空谷招人是玉龙,南溪山好一重重。

几回载得中秋月,半夜浮家看兔峰。

(0)

次韵答几道·其二

弟畜多惭长五年,盛颜眼见亦衰颠。

一生苦嗜鲸鱼脍,不借艅艎作钓船。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