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房太尉,夙世永禅师。
佛有轮回验,神尤示梦奇。
众生难度厄,仁者自行慈。
夙夜期无忝,能忘芋味时?
旧闻房太尉,夙世永禅师。
佛有轮回验,神尤示梦奇。
众生难度厄,仁者自行慈。
夙夜期无忝,能忘芋味时?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吴养庵玉泉寻梦图》。诗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佛教思想的感悟。
首联“旧闻房太尉,夙世永禅师。”以“房太尉”与“永禅师”为引子,暗示了历史人物与佛教高僧之间的联系,表达了对过去智慧与修行的追忆与敬仰。
颔联“佛有轮回验,神尤示梦奇。”揭示了佛教关于轮回转世与神灵启示的观念,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体验与现实世界的奇妙联系。
颈联“众生难度厄,仁者自行慈。”指出众生在面对困难时难以自救,而仁者则通过慈悲行善来帮助他人,体现了佛教中“普度众生”的理念以及仁爱精神的重要性。
尾联“夙夜期无忝,能忘芋味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行为的自我期许,希望在日夜之间都能不辱使命,不忘慈悲之心,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保持对善行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描绘寻梦图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佛教哲学与道德伦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道德的深刻洞察与追求。
一室函沧海,群公半列侯。
放怀追许谢,洗耳笑巢由。
花暖蜂相趁,泥香燕自求。
杖藜穷胜境,染笔记春游。
忽忽久不乐,中肠若焦焚。
非无一樽酒,高堂细论文。
尘俗了不知,学殖聊自耘。
念此农事毕,膏雨犹未均。
东郊与西畴,祷旱胡纷纷。
长年四月时,蜗舍嗟梅蒸。
旱魃逞威虐,旸乌丽朱明。
风伯真可讼,田祖非无神。
曷不驾飞龙,一息万里奔。
兀坐正长吁,仰瞻白云屯。
须臾梧桐上,策策琅玕声。
清溪一线流,澒洞如盆倾。
只此一日泽,便想百室盈。
呼童索浊醪,为我驱愁襟。
珠玉忽满前,语句何清新。
此意久不传,举坐为君兴。
鸡虫无了时,江阁聊自凭。
窃恐读君诗,愁杀闭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