鹄袍忙立老槐阴,争望文星早照临。
称物衡无高下手,别形鉴有是非心。
品题岂逐朱衣转,沙汰何妨苦海沉。
将见贤书协舆论,真才到此遇知音。
鹄袍忙立老槐阴,争望文星早照临。
称物衡无高下手,别形鉴有是非心。
品题岂逐朱衣转,沙汰何妨苦海沉。
将见贤书协舆论,真才到此遇知音。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古槐树下忙碌地准备着文书,急切地等待着星光的照耀。诗人通过“称物衡无高下手”与“别形鉴有是非心”两句,展示了一种公正、无私的品评态度,表明在评价人物或事物时不受个人偏见影响。此外,“品题岂逐朱衣转”和“沙汰何妨苦海沉”则传达了作者对于才华与名利之间关系的思考,不认为才能随着世俗的荣辱而变化,且愿意在深邃如海的困境中寻觅真才。
最后两句“将见贤书协舆论,真才到此遇知音”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志同道合者共同探讨学问、发现真才的期待和喜悦。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个人的学术态度,更透露出对真正才华的尊重和寻求,以及在知识领域内的心灵交流之美好。
金炉银烛共灯宵,佳会宁烦折简招。
酒泼冻醅春尚浅,星随寒漏夜方遥。
十年萍海虽多事,万里云山会一朝。
欲絷场驹恨无计,出城车马已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