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惊看喜欲狂,倒悬真解此皇皇。
未论报社还扶醉,且免从人乞奏荒。
民念在天终可赖,杞心忧国暂须忘。
有年自是春秋瑞,麟笔谁堪继末光。
一雨惊看喜欲狂,倒悬真解此皇皇。
未论报社还扶醉,且免从人乞奏荒。
民念在天终可赖,杞心忧国暂须忘。
有年自是春秋瑞,麟笔谁堪继末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八月初一日大雨的喜悦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力量与人类情感的共鸣。
首联“一雨惊看喜欲狂,倒悬真解此皇皇”,开篇即以惊喜之情描绘大雨降临的情景,仿佛大自然的倾诉,解除了旱情,让人心生欢喜。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喜欲狂”表达了极度的喜悦之情,“倒悬”则形象地描绘了干旱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大雨的到来如同解救,让人感到皇皇然,即极为重要和迫切。
颔联“未论报社还扶醉,且免从人乞奏荒”,进一步描述了大雨带来的实际好处。这里的“社”可能指的是祭祀土地神的活动,诗人说即使是在这样的庆祝活动中,人们也因雨水的滋润而能饮酒尽兴,不再为求雨而疲于奔命。这既是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也是对生活改善的喜悦。
颈联“民念在天终可赖,杞心忧国暂须忘”,转而从更广阔的视角思考,表达了对民众福祉的关怀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在诗人看来,尽管个人忧虑国家,但在天佑民的情况下,这种忧虑可以暂时放下,因为人民的幸福是国家繁荣的基础。
尾联“有年自是春秋瑞,麟笔谁堪继末光”,最后两句将主题升华至更深远的意义。这里的“有年”指丰收之年,是春秋季的吉祥象征;“麟笔”则是比喻文采斐然的笔墨,暗示着诗人的期望——希望有才华的文人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美好的精神和文化。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奇迹,更寄托了对社会和谐、国家富强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感慨、对民生的关怀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待,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人文情怀的作品。
蓬莱海中云,太行天下脊。
相去万馀里,可望不可即。
君骑学骝马,捧檄来夙昔。
焉知冀北材,绊此江南役。
肃肃冰霜姿,翩翩水云迹。
三载职巡逻,公馀目经籍。
我老厚交契,相过惟咫尺。
平生诗酒怀,公田足香秫。
朱楼俯官道,向水光的皪。
开帘见青山,徙倚生悦怿。
海氛忽凭陵,蒙冲肆攻击。
弓开新月弯,剑倚秋空碧。
跋涉洪涛中,归语心戚戚。
惟喜山谷间,穿窬自宁息。
花村犬生氂,民庶安种植。
解龟及初秋,荐剡已腾陟。
大初助褒词,宪府终见辟。
双溪风月清,往矣无愧色。
仪式著宏纲,临事须谨饬。
庚子之岁云暮矣,越中大雪若幽蓟。
冻云十日拨不开,乱洒斜飞势容裔。
山川高下烂琼瑶,世界三千色无二。
倚壑高松折巨枝,入地遗蝗藏丑类。
乾坤已回北作南,凝冱阴中有和气。
白头父老为咨嗟,百年睹此真奇异。
仄闻城市三尺馀,陋巷益深难拥彗。
渔翁披蓑迷晚归,童子映书忘夜寐。
我虽寒苦兴自豪,一上层楼豁胸次。
岂无党进酒浅斟,不学袁安户深闭。
醉酣箕踞正长吟,忽有诗从凤池至。
左司先生文武兼,统制吾邦居重位。
凛然清气逼银河,散此六花飞大地。
兵尘沴戾尽洗空,穷谷深山亦渐被。
因知天意兆祯祥,明年大有公当记。
《次韵孙都事越中大雪歌》【元·陈镒】庚子之岁云暮矣,越中大雪若幽蓟。冻云十日拨不开,乱洒斜飞势容裔。山川高下烂琼瑶,世界三千色无二。倚壑高松折巨枝,入地遗蝗藏丑类。乾坤已回北作南,凝冱阴中有和气。白头父老为咨嗟,百年睹此真奇异。仄闻城市三尺馀,陋巷益深难拥彗。渔翁披蓑迷晚归,童子映书忘夜寐。我虽寒苦兴自豪,一上层楼豁胸次。岂无党进酒浅斟,不学袁安户深闭。醉酣箕踞正长吟,忽有诗从凤池至。左司先生文武兼,统制吾邦居重位。凛然清气逼银河,散此六花飞大地。兵尘沴戾尽洗空,穷谷深山亦渐被。因知天意兆祯祥,明年大有公当记。
https://shici.929r.com/shici/J1pRZQ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