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
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
罗浮春欲动,云日有清光。
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
路逢眇道士,疑是左元放。
我欲从之语,恐复化为羊。
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
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
罗浮春欲动,云日有清光。
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
路逢眇道士,疑是左元放。
我欲从之语,恐复化为羊。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 这两句表明诗人没有特定的目的,只是随心所欲地漫游,而这种自由自在的心态使得他的情感也随之扩展开来。
"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 钓鱼丰乐桥和采杞逍遥堂都是诗人游历中的景点,这里传达了一种恬静自适的生活态度。
"罗浮春欲动,云日有清光。" 罗浮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仙境之一,春天即将到来,阳光明媚,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又清新亮丽的自然景象。
"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 野梅盛开,每个家庭都在准备腊八节(中国传统节日)的美食,这两句展现了一幅田园诗画般的和谐生活图景。
"路逢眇道士,疑是左元放。" 眇道士可能是一位隐逸的仙人,左元放是古代著名的隐士,这里诗人遇到了这样一位神秘的人物,心生疑惑,怀疑他是否就是传说中的高人。
"我欲从之语,恐复化为羊。" 这两句出自《庄子》,意思是诗人想要跟随这位道士学习其超脱世俗的智慧,但又担心自己一旦涉世就会失去这种境界,如同《庄子》中的人被仙人点化后变回了羊一样。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闻说家书赋鹡鸰,归欤难弟见难兄。
接联本作二年调,解印俄成千里行。
故国一犁春雨足,长江三板暮潮平。
烂柯况是神仙宅,招隐诗成好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