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鼓无灵帝遣来,野篱竹屋手亲栽。
仙姑咳唾随风去,染作琉璃八角杯。
河鼓无灵帝遣来,野篱竹屋手亲栽。
仙姑咳唾随风去,染作琉璃八角杯。
这首诗描绘了宋末元初时期诗人方一夔对牵牛花的独特观察与感受。"河鼓无灵帝遣来"一句,以神话传说中的河鼓星为喻,暗示牵牛花虽非天赐神物,却也自有其独特魅力。"野篱竹屋手亲栽"则展现了诗人亲自栽种牵牛花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亲近与热爱。
"仙姑咳唾随风去,染作琉璃八角杯"两句,运用了浪漫的想象手法。"仙姑咳唾"象征着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仿佛是仙人之语化作花朵,而"染作琉璃八角杯"则是对牵牛花色彩与形态的生动描绘,将花朵比作精美的琉璃杯,既表现了花色的鲜艳夺目,又寓意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不仅赞美了牵牛花的美丽,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