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毛随叶落,搔首忽心惊。
节物其如我,乾坤聊且生。
谁家无月色,何树不秋声。
好在清哦地,戛然庭鹤鸣。
霜毛随叶落,搔首忽心惊。
节物其如我,乾坤聊且生。
谁家无月色,何树不秋声。
好在清哦地,戛然庭鹤鸣。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的《立秋夜坐》,描绘了诗人立秋之夜的所见所感。首句“霜毛随叶落”以落叶和霜毛的形象,寓示了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给人以萧瑟之感。"搔首忽心惊"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流露出诗人对岁月匆匆的微妙触动。
"节物其如我,乾坤聊且生",诗人将自己比作节令,感叹自然规律与人生相似,都在不断变化中生存,表达了顺应时序、淡然处世的态度。接下来的两句“谁家无月色,何树不秋声”,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与寂寥,月亮和秋声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
最后,“好在清哦地,戛然庭鹤鸣”以鹤鸣声收尾,既增添了诗意的动态,又以鹤的清高象征诗人内心的超然,给寂静的秋夜带来一丝生动的气息。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立秋之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富有哲理意味。
卜居厌近市,临老心亦烦。
目眩车马尘,耳聩歌吹喧。
朝旗与莫柝,况复戎旅屯。
养疴定何所,城南有名园。
槐柳森欲合,桃李粲以繁。
芳塘艳积雨,疏牖明朝暾。
岂惟苏病眼,亦可清吟魂。
主人卫霍家,列戟藩朱门。
马埒编金钱,豪习今尚存。
乃能容此老,厚意可得言。
十年客此邦,要以桑梓论。
隔墙竟骂仝,奉卮孰留髡。
今日复何日,愧此地主恩。
他年赞易室,凭君记虞翻。
传声赵居士,胜践不应迟。
旧约梅开日,俄经麦秀时。
残花犹可醉,小雨尚能诗。
莫作京尘客,空成了事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