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雪,空里浮花生眼缬。
二日雪,竹松委地枯楠折。
三日雪,兽骇禽奔蹄迹灭。
四日雪,翁妪啼饥泪成血。
天生万物忍弃捐,似为多情幻奇绝。
由来恩怨不相关,无情有情总磨折。
君不见尧时洪流浸十日,赤子喁喁化鱼鳖。
汤时亢旱烘七年,山河大地红炉热。
当时贤圣救不得,坐待时来自休歇。
盖天垂地忧长人,浪教寒士头先白。
玉皇高居耳目远,鬼神虎豹争罗列。
顼冥滕屏罪当诛,劈笺试与东风说。
一日雪,空里浮花生眼缬。
二日雪,竹松委地枯楠折。
三日雪,兽骇禽奔蹄迹灭。
四日雪,翁妪啼饥泪成血。
天生万物忍弃捐,似为多情幻奇绝。
由来恩怨不相关,无情有情总磨折。
君不见尧时洪流浸十日,赤子喁喁化鱼鳖。
汤时亢旱烘七年,山河大地红炉热。
当时贤圣救不得,坐待时来自休歇。
盖天垂地忧长人,浪教寒士头先白。
玉皇高居耳目远,鬼神虎豹争罗列。
顼冥滕屏罪当诛,劈笺试与东风说。
这首诗以大雪为题,描绘了从第一日至第四日的大雪景象,以及大雪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大雪比喻为空中飘浮的花朵,竹松被压倒,兽惊鸟飞,老幼啼饥,展现了大雪的壮观与严酷。
诗中通过“兽骇禽奔蹄迹灭”、“翁妪啼饥泪成血”等描述,生动地表现了大雪给自然界和人类带来的巨大冲击。同时,诗人借大雪表达了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次思考,探讨了恩怨与无情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后半部分,诗人联想到历史上的洪涝和干旱,指出即使是古代的贤明之君也无法完全控制自然,只能等待自然的自我调节。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的认识。最后,诗人提到玉皇大帝的高居和鬼神虎豹的争斗,暗示了宇宙间复杂的力量交织,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大雪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对生命、自然、历史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哲学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