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流曲川》
《过流曲川》全文
清 / 屈复   形式: 古风

回风陷日天如梦,流曲川平暮尘涌。

行人马嘶古道傍,离离禾黍旌旗动。

杀气腾凌古战场,前啼鸺鹠后鹙鸧。

降将云台曾未闻,三边侠骨空自香。

岂知到海泾渭血,寒潮不上天山雪。

井底蛙声竟何在,十万游魂哭夜月。

满地閒花落新愁,至今河汉皆东流。

同入蒲城化为碧,仙人掌上芙蓉色。

(0)
鉴赏

这首清代屈复的《过流曲川》描绘了一幅苍茫而又凄凉的边塞景象。首句“回风陷日天如梦”,以奇特的自然现象象征战乱中的幻觉与迷茫,日光被风吹得仿佛陷入梦境。接着,“流曲川平暮尘涌”描绘了川流平缓,傍晚时分尘土翻涌的动态画面,暗示着战争的痕迹。

“行人马嘶古道傍,离离禾黍旌旗动”两句,通过行人和马匹的嘶鸣,以及飘动的旌旗,展现了行军队伍的匆忙与离别之情。接下来,“杀气腾凌古战场”渲染了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沉重,而“前啼鸺鹠后鹙鸧”则以鸟鸣声衬托出战场的寂静与荒凉。

“降将云台曾未闻,三边侠骨空自香”暗指那些无名英雄的牺牲,他们的事迹并未被记载,但他们的精神如同香气般长久留存。随后,“岂知到海泾渭血,寒潮不上天山雪”进一步强调战争的惨烈,连大海和雪山都沾染了鲜血,暗示战争的波及之广。

最后,“井底蛙声竟何在,十万游魂哭夜月”以井底蛙的沉默反衬出战争带来的无声哀痛,无数亡魂在月夜中哭泣。全诗以“满地閒花落新愁,至今河汉皆东流”收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无尽哀愁和对和平的向往。结尾“同入蒲城化为碧,仙人掌上芙蓉色”则寓意着这些悲壮的场景最终融入自然,成为一种永恒的象征。

作者介绍
屈复

屈复
朝代:清   字:见心   号:晦翁   籍贯:金粟老   生辰:1668~1745

屈复(1668~1745)清代诗人。初名北雄,后改复,字见心,号晦翁,晚号逋翁、金粟老人,世称“关西夫子”。蒲城(今属陕西)县罕井镇人,后迁县城北关。19岁时童子试第一名。不久出游晋、豫、苏、浙各地,又历经闽、粤等处,并四至京师。乾隆元年(1736)曾被举博学鸿词科,不肯应试。72岁时尚在北京蒲城会馆撰书,终生未归故乡。著有《弱水集》等。
猜你喜欢

送淩伯远进士之任德化

冬官正好拜新除,西去浔阳山水居。

拂地冰花惊瀑布,插天苍玉对匡庐。

青衫骑马春观稼,乌帽篝灯夜看书。

近日江南民力困,征徭君且放宽舒。

(0)

泰陵果园

柿晚红含火,梨秋脆得霜。

谁期陵树果,犹有旧臣尝。

(0)

除日

边城除日至,犹自备戎机。

马上惊残岁,河边对落晖。

逢人空问讯,逾节始言归。

回首年来事,徘徊一振衣。

(0)

赵云溪白扇

我作沧海游,曾到鲛人室。

鲛人织素绡,惠我盈一尺。

制为合欢扇,清风生两腋。

不见马上尘,意与林泉适。

北窗伴高眠,微凉动衾席。

何物最相宜,独有谢公屐。

兼之上翠微,可以周八极。

(0)

东岚秋思为江田谢家题

东岚别是一人寰,烟水苍茫岛屿间。

猿啸空林朝雾薄,鸿归断渚夕阳残。

渔人尚识桃源路,樵子还寻石室山。

桑梓别来今已拱,不知辽鹤几时还。

(0)

宿金山听潮阁

朝游欢未极,暮憩还自营。

上方钟磬罢,虚室泠然清。

起视夜何其,片月东南生。

青山如改顾,隐隐攒高城。

蛟龙寒尚蛰,波浪谁与争。

乃知群动息,夕景涵空明。

歘尔紫霞想,缅贻沧洲情。

篝灯闭石阁,细听江涛声。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