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除日至,犹自备戎机。
马上惊残岁,河边对落晖。
逢人空问讯,逾节始言归。
回首年来事,徘徊一振衣。
边城除日至,犹自备戎机。
马上惊残岁,河边对落晖。
逢人空问讯,逾节始言归。
回首年来事,徘徊一振衣。
这首诗描绘了边城除日时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边塞氛围和深沉的情感。
首联“边城除日至,犹自备戎机”,开篇点题,边城在除夕之日,依然紧绷战备状态,预示着这里常年战事不断,即使是在节日里也不放松警惕。
颔联“马上惊残岁,河边对落晖”,生动地展现了边防士兵在马背上度过除夕夜,只能在河边与夕阳相对,表达了他们远离家乡、孤独守卫边疆的艰苦生活。
颈联“逢人空问讯,逾节始言归”,写出了士兵们在节日里只能向他人询问消息,而自己却无法回家,直到过了节气才开始谈论归家之事,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尾联“回首年来事,徘徊一振衣”,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回顾过去一年的边防生活,心中充满感慨,徘徊间抖动衣襟,似乎在表达对过往岁月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边防军人在特殊节日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既有对战争的无奈,也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边疆战士的深切同情和敬意。
先生向来落异县,故人十载不相闻。
归来不但荒三径,点检松菊无一存。
裹轮加璧岂不好,朝廷礼数优遗老。
红旗黄纸久罢休,青山白云苦死留,咫尺西冈归未得。
只待桃花水生半篙碧,便拿短艇归结茅,共寻赤松与黄石。
风烟之表非人间,别有天地宽且闲。
周山卖却不要钱,袁家送酒一破颜。
犹嫌孤斟太落莫,更觅高人共杯杓。
银钩四纸墨尚鲜,妙处难与俗人言。
忽逢先生自天降,手扶太一青藜杖。
仙容可望不可亲,飘然飞去青霞上。
白蘋满棹何时归,秋著芦花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