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正望晴,耕夫又须雨。
蚕既恶湿叶,牛惟便润土。
我不事农桑,薄禄仰官府。
衣食有不足,何敢怨贫窭。
蚕妇正望晴,耕夫又须雨。
蚕既恶湿叶,牛惟便润土。
我不事农桑,薄禄仰官府。
衣食有不足,何敢怨贫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滕岑所作,题为《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渊明诗...》的其中一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蚕妇和耕夫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农民对天气变化的敏感依赖。蚕妇期盼晴天以晾干湿叶,而耕夫则希望下雨以利于土地湿润。诗人自述不亲身从事农桑,依靠微薄的俸禄维生,衣食常感不足,但他并未抱怨贫穷,表达了一种顺应生活、知足常乐的态度。
诗中的“蚕既恶湿叶,牛惟便润土”形象地刻画了农事与气候的关系,体现出古代农业社会的特点。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理解和对简朴生活的认同,具有一定的社会观察和人生态度的反映。
山深无行踪,蹊路土华长。
白云忽飞来,令人起遐想。
松间微风奏,石罅幽泉响。
坐久怀抱空,悠然会清赏。
在山虽无荣,出山有何好?
清流混潢污,远志成小草。
松柏本贞固,蒲柳易枯槁。
扰扰路旁儿,知止不如鸟。
白云开林峦,黑雾漫城郭。
出门道路违,蠢蠢都不觉。
游蚁上枯槎,归鸟隐丛薄。
寄语远行人,莫待风雨恶。
西土周基壮,南阳汉制新。
台街通禁密,甲第起嶙峋。
□□□□将,貂蝉伟旧臣。
旅獒来远贡,鸣鹿宴嘉宾。
露洗金茎□,□□□烛春。
梦求符版筑,猎卜应垂纶。
经济归文武,都俞□□□。
□□司教席,宁复妮沈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