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游欢未极,暮憩还自营。
上方钟磬罢,虚室泠然清。
起视夜何其,片月东南生。
青山如改顾,隐隐攒高城。
蛟龙寒尚蛰,波浪谁与争。
乃知群动息,夕景涵空明。
歘尔紫霞想,缅贻沧洲情。
篝灯闭石阁,细听江涛声。
朝游欢未极,暮憩还自营。
上方钟磬罢,虚室泠然清。
起视夜何其,片月东南生。
青山如改顾,隐隐攒高城。
蛟龙寒尚蛰,波浪谁与争。
乃知群动息,夕景涵空明。
歘尔紫霞想,缅贻沧洲情。
篝灯闭石阁,细听江涛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金山听潮阁所见所感的宁静与深邃景象。首句“朝游欢未极,暮憩还自营”表达了诗人从清晨游玩的欢愉到傍晚归宿的自我安顿,体现了生活的节奏与内心的平和。
接着,“上方钟磬罢,虚室泠然清”描述了寺庙中的钟磬声停止后,室内一片清凉宁静,暗示了心灵的净化与超脱。诗人抬头望向夜空,“起视夜何其,片月东南生”,月亮从东南升起,照亮了夜空,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
“青山如改顾,隐隐攒高城”描绘了远处山峦连绵,仿佛在静静回望,而高耸的城市则隐匿其中,给人一种深远而辽阔的感觉。接下来,“蛟龙寒尚蛰,波浪谁与争”通过蛟龙的冬眠与波浪的平静,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
“乃知群动息,夕景涵空明”点明了在这样的夜晚,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已停歇,夕阳的余晖与天空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空灵而明亮的美。最后,“歘尔紫霞想,缅贻沧洲情”表达了诗人对紫霞仙子的遐想以及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情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
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
夕阳无语。
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
人间俯仰今古。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
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
舟少住。
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龙阁先分,凤毛荣继,当世英妙。
山岳储灵,长庚应梦,还订佳辰到。
黄花*露,碧瓦凝霜,香馥郡斋清晓。
忆当年、青云平步,共喜骤跻华要。
阴功厚德,玉函金篆,锡与世间难老。
注意方浓,分符屡请,雅志人□少。
棠阴□讼,乐府新教,正好醉山频倒。
有谁似、莱衣游戏,萱堂寿
玉京岩、龙香海南来,霓裳月中传。
有六朝图画,朝朝琼树,步步金莲。
明灭重帘画烛,几处锁婵娟。
尘暗秦王女,秋扇年年。
一枕繁华梦觉,问故家桃李,何许争妍。
便牛羊丘陇,百草动荒烟。
更谁知、昭阳旧事,似天教、通德见伶玄。
春风老、拥鬟颦黛,寂寞灯前。
清和时序。
望桂影渐生,薰风微度。
拂□金枝,传芳玉叶,天下瑞麟重睹。
竟敕谢庭,兰□振振,西*□鹭。
庆门里,把丹枝争折,青云平步。
声誉。
喧盛世,咏少□□,□□□□□。
□□□□,□□□□,□□□□□□。
今辰称美,愿与冈陵同固。
更著取。
继沂公勋业,东平茅土。